第45頁(第1/2 頁)
就是這一次,父親當場對日方代表團團長、都城市副市長深川巖提議:如果有可能,都城市應與父親的家鄉江津市結為友好城市,以增進中日友好往來。深川巖當即表示贊同。父親的這個願望,在他百年誕辰的1999年得以實現,江津與都城締結為友好城市,每年兩座城市都派出學生和代表團互訪、學習,經貿往來也逐年增多。
1989年5月,美穗子隨團第三次訪華。父親母親再次在家中會見了她。1992年父親去世,正趕上她丈夫突發腦血栓,臥病在床,需要照顧,她實在難以脫身,因此沒有趕來弔唁。她不懂中文,我聽不懂日語,她只好透過中日友協轉告我,請求我的原諒。
時光如流水一樣過去。1998年4月,我以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的身份,率團去日本訪問。其間,我帶著全家人的祝福,曾專程到美穗子的家中看望她。那次出訪,令我驚訝的是,每到一地,只要提起那個被中國聶將軍救護的&ldo;日本小姑娘&rdo;,人們都能說出她的名字和她的故事,可見那件事情影響是多麼大。一路上,很多日本記者追著我採訪。在高知縣,當地的婦女會熱情接待我們,她們再三讓我講述自己童年的經歷和美穗子的故事,當我動情地講完後,很多人流下了眼淚。高知縣婦女會的田中會長哽咽著說:&ldo;您的父親聶榮臻閣下把美穗子當作女兒,您把美穗子當作妹妹,我十分感動。請允許我代表高知縣的婦女界,向你們全家,向中國人民表示感謝。&rdo;
我們終於來到了美穗子的家鄉都城市。在機場,我與美穗子緊緊相擁。在她家的客廳裡,我看到了父親送給她的《歲寒三友圖》。她告訴我,日本的房子都比較低矮,掛上這幅兩米高的畫總覺得不相稱,她咬咬牙把原先的屋頂掀掉,重新加高了屋頂。還說,平時不捨得掛出來,一直珍藏著,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才特意掛上的。她的話令我好生感動。 中國元帥與日本孤女(5) 連載:山高水長 作者:聶力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在大家的歡笑聲中,我把準備好的《聶榮臻元帥畫冊》贈送給美穗子一家,對她說:&ldo;他老人家生前很想念你,我今天來看望,如果父親母親九泉之下有知,一定會感到欣慰的。你是我的妹妹,永遠都是我的妹妹。&rdo;
美穗子聽後,眼裡閃爍著淚花,握住我的手,說她全家永遠不會忘記父親的恩情。 1999年12月,在父親百年誕辰之際,美穗子與都城市市長、議長等一行6人來江津參加紀念活動。按照活動安排,他們去江津之前,先到北京我家中小聚。進入我家的院子後,美穗子一行先在父親的半身銅像前三鞠躬,並獻上兩個花籃,美穗子獻的那個花籃上寫著:&ldo;您的孩子獻給敬愛的爸爸媽媽!&rdo;
2002年8月,美穗子第5次來到中國。她去了井陘縣洪河漕村,也就是當年父親救助她的地方。她特意在當時的送孤處留影紀念,還捐給村裡的小學校3萬元人民幣和兩臺微機,其實她家僅僅開了一間雜貨鋪,丈夫又臥病在床,家境並不寬裕。
美穗子離開洪河漕村一個多月後,我又來到這裡尋訪父親的足跡。想起父親與美穗子的故事,想起我們兩家的交往,並由此聯想到曲曲折折的中日兩國關係,真是感慨萬千。60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這段穿越了歷史時空的戰地插曲,隨著時光流逝並未減弱,也許它還會感動更多的人。
說到這裡,我還要誠摯地感謝一個人‐‐著名攝影家沙飛。沒有沙飛,就不會有那3張照片,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故事。是沙飛,為歷史留下了久遠的見證。
沙飛最早是上海全民通訊社的攝影記者,1936年認識魯迅後,他用照相機記錄了魯迅逝世前十幾天的活動和最後的日子,《魯迅先生遺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