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2 頁)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成功,是中國科學家對人類的一大貢獻,曾經在世界上引起較大反響。1978年,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工作召開總結大會時,有人提出,希望能夠見一見父親。科學家們不會忘記,60年代初,父親積極支援這一工作,&ldo;文革&rdo;中,這項研究面臨下馬的危險,父親親自出面,召集具有不同意見的兩派開會,他鼓勵大家,說這項研究在國際上都是出了名的,不能遇到問題就下馬,而是要堅持下去,不成功不罷休。
這項重要的研究課題終于堅持下來了,並最終取得了成功,在國際上引起轟動。因此,他們在慶功時,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父親。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錢三強主管這項工作,他說:&ldo;我也和大家的心情一樣,也想在迎接科學春天的日子裡,能見見知心的領導人聶總。&rdo;但他們又擔心父親身體不好,就試著聯絡了一下。錢三強回憶說,沒想到&ldo;聶總很快就答應了,原來他老人家也想與大家見面&rdo;。
見面時,父親與科學家們一一握手,他還能叫出一些科學家的名字。那天,氣氛非常熱烈,父親問了國內外有關牛胰島素研究工作的現狀和問題,最後勉勵大家說,千萬不要忘記了自力更生、團結協作。有了這一條,就可以為四化建設做出更大成績。
父親為科學春天的到來而欣慰,但是另一方面,眼下的實際狀況又讓他為科技工作更加操心,更加著急。我們耽擱了10年多,如果不耽擱這10年多,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不知會高多少。現在,與世界的差距更大了,再不迎頭趕上,中國人就會被徹底甩掉。父親為此感到深深的惋惜。有一天他對我說:&ldo;我老了,不能上一線了,但我還能搖旗吶喊,還可以出出點子。&rdo;
中國現代科技的發展,按照父親的經驗,就是自力更生,集中力量,全面規劃,大力協同,縮短戰線,堅持攻關,不斷取勝。正是依靠這個經驗,中國才有了&ldo;兩彈一星&rdo;。
然而,由於&ldo;文革&rdo;期間,科技界是&ldo;重災區&rdo;,積累下成堆的問題。進入新時期以後,大家都想迅速發展,但又都在各自為政,缺乏集中統一的指揮與協調。於是,父親很快發現,國家科委、國防科委、國防工辦、中國科學院,這些中國科技界的重要陣地上,各個單位之間矛盾重重,各自為政,很難集中力量辦事情,更談不上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重新&ldo;掛帥&rdo;(2) 連載:山高水長 作者:聶力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父親認為,照這樣子下去,什麼事情也做不好。
面對這種矛盾的狀況,八十高齡的父親似乎比誰都著急。一天,他去鄧小平家,與鄧小平談起這方面的問題。小平說,中央也為之著急,但是要有老同志出面,幫助中央協調解決才行。 中央選來選去,又選到了我的父親。那時在中央的上層領導中,對科技界最熟悉,最具領導經驗的,最有威望的,還真是非父親莫屬。
1979年10月,中央決定成立科學協調委員會,請父親任這個委員會的書記,出面掌握和協調。
父親當時正在病中,身體時好時壞,尤其是心臟病,時常發作。但他還是抱病承擔了中央的重託。
這使人想起1956年,也是鄧小平出面找父親談話,父親選擇了他一生鍾愛的科技事業。如今,八十高齡的父親義無反顧,再度掛帥。
科學協調委員會的成員有:方毅、王震、張愛萍、洪學智、李昌。後來,又增加了武衡和李耀文。人雖不多,但代表了四大系統的關係與利益。
12月6日,父親給鄧小平寫信,反映情況。信中寫道‐‐
我們現在分散主義嚴重,有些單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