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1/2 頁)
他這次來,是專門為了衛星來的。
飛彈試驗基地的領導李福澤、慄在山、張貽祥等,起初不明白父親他們為什麼又來這裡。父親說:&ldo;我這次來,是有件要緊事和你們商量。&rdo;
父親說的要緊事,就是衛星的事。父親告訴他們:現在科委機關和北京的研究院都亂了,為了不影響整個衛星發射試驗的進度,衛星地面觀測臺、站的籌建工作要交給你們基地管。我回北京後,讓總參發個檔案,各個臺站的工程建設由各大軍區組織實施,站址勘選、裝置安裝、業務工作都由你們負責。你們要抽出技術骨幹,到各個臺站負責技術工藝性建設和裝置安裝。科學院的&ldo;七零一工程處&rdo;現在已無法正常運轉,也要交給你們。你們可以先作些準備工作。
聽父親說完,李福澤不禁面露難色,他老老實實地說出了基地的難處:&ldo;聶老總,這方面的工作,難度非常大,科學院的&l;七零一工程處&r;又屬於地方單位,任務協調、人員管理比較複雜,讓基地來接管是很困難的。&rdo;
錢學森著急了,說:&ldo;科學院的人現在正忙於搞&l;文化大革命&r;運動,北京沒法安安靜靜地搞,照目前這個樣子,衛星的事,恐怕一年半載都難以走上正軌。&rdo;
父親對李福澤說:&ldo;你們先吃後吐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先接收過來再慢慢消化吧。不管現在遇到了多大的困難,我們的人造衛星發射試驗一定要如期實施。現在再不抓緊衛星觀測臺站的建設,就趕不上了。&rdo;
1967年2月至10月,東風基地副參謀長喬平率領由基地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工業設計院、北京郵電設計院等單位有關人員組成的勘察組,先後在全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勘察,確定了各衛星地面觀測站的站址,並確定將陝西渭南作為基地衛星測量部(即第六試驗部)所在地。
1967年6月23日,東風飛彈試驗基地成立了衛星測量部,統一負責全國衛星測量臺、站的規劃、建設及建後的使用管理。
此後,東風飛彈試驗基地正式接管了中國科學院的&ldo;七零一工程處&rdo;,並編入基地設在陝西渭南的第六試驗部。至此,從事衛星測控研究和從事火箭、飛彈靶場測控工作的兩支隊伍匯集在了一起,在混亂的年代裡,開始了衛星測量控制網的建設。
這還不夠,為了儘量減少文化大革命對國防尖端科研專案的衝擊,1967年3月,父親建議將各國防科研院所,以及中國科學院承擔國防科研任務的研究機構,由國防科委實行軍事接管。
這個重要建議得到毛主席批准。
事實上,正是這個決定,使中國的衛星研製在&ldo;文革&rdo;的風暴中堅持下來了。
隨後,軍委責成國防科委組建空間技術研究院。1967年5月,父親聽取錢學森等關於組建空間技術研究院問題的匯報時指出:&ldo;科研機構要精幹,工作要緊張,不要人浮於事。電子技術,是各軍兵種、研究院都需要的,都要各自做些研究工作。&rdo;
1968年2月,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由錢學森兼任院長,這使得衛星研製工作得以在&ldo;文革&rdo;動亂中繼續進行。而這時候,中國人造衛星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的趙九章,已經含冤非正常死亡。
做完這幾件事情,父親就被卷進了&ldo;二月逆流&rdo;裡,連他自己都自身難保了。也使他漸漸被迫離開了他所鍾愛的國防尖端事業,這時的他,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關於衛星,當時擔任國防科委副主任的劉華清回憶說‐‐
七十年代第一個春天,我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