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1987年,孫蘊君來到父親的醫療組,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父親經常給她講當年打仗的故事,這使她非常崇拜他。來了一段時間後,父親對她說:&ldo;你工作得還行,不錯。感謝你給 我帶來了福音。&rdo;聽到這話,她對自己更有信心了。
梁潔記得,有一段時間,父親心臟病頻繁發作,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總是想著別人。一次她感冒了,帶著口罩給父親摸脈搏時,細心的父親發現了她正在病中,就問:&ldo;你的感冒好點了沒有?要當心身體呀!&rdo;
當時,父親的病很重,說話很吃力。梁潔見狀,心裡一動,感激地說:&ldo;好多了,請首長放心,您自己要好好休息。&rdo;
王德龍是父親的醫療小組裡唯一的一位男護士,因為父親洗澡時需要男同志幫他,所以301醫院特配一名男護士來。父親多年來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洗澡時都要躺在熱水中泡一泡,這也是醫療組專家的意見,對父親的身體有好處。父親年齡大了,行動不便,每次洗澡需要人照顧。王德龍來了後,承擔起了這一特殊工作。王德龍記得,每逢過年過節,不論是誰在值班,父親都要把他們請到一起吃一頓飯,如同一家人一樣。父親還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上關心他。他住的房間在走廊旁,父親有時在走廊散步,只要知道小王在休息,總是會放慢腳步,對陪同他的工作人員說:&ldo;輕一點,小王昨晚上夜班,不要大聲說話。&rdo;有一次,正在補覺的小王聽到了這句話,感動得鼻子一酸,差點落下淚來。
朱煥改說:&ldo;我覺得爺爺在我印象中,是完美無缺的一個形象。他把身邊的工作人員當成自己家裡的人,每個人都是家裡的一員。比如說一吃飯,他就問:誰誰到哪裡去了,怎麼缺個人啊?&rdo;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從不把工作人員當外人。每次在一塊吃飯,誰吃得多他就誇獎誰,就像老祖父對待親孫子的感覺一樣。
護士孫蘊君回憶道:&ldo;凡逢八一建軍節,他都要請我們吃飯、喝酒,誰喝得多他就高興,誰吃得多他就喜歡。看到我們喝酒的樣子,他就&l;咯咯咯&r;地笑個不停,就像孩童似的。&rdo;
趙建華護士是23歲那年來到父親身邊的。父親覺察到小趙已到談戀愛的年齡,很是關心,生怕因為照顧自己,而耽擱了人家姑娘的終身大事。他時常幽默地和趙建華她們幾個女孩子開玩笑,說,談戀愛是很正常的事,用不著對他保密。還說:&ldo;如果需要我幫忙,一定會盡力。&rdo;
有一年,小趙患急性闌尾炎做了手術,父親執意讓秘書用車把她接到玉泉山休息,說:&ldo;小趙沒結婚,沒人照顧。玉泉山條件好,在這裡有人照顧,可以吃好,睡好,又涼快,身體恢復得快。&rdo;
後來小趙的婚姻有了著落,父親為她感到由衷的高興。她剛結婚時,愛人在首鋼工作,離她上班的地方遠,又沒有房子。父親知道後,特意交待秘書,想辦法給小趙在駐地附近找一間房子,暫時住一陣。很快,房子安排好了,小趙夫婦搬了進去。
一天,父親問她:&ldo;你滿意不滿意啊?&rdo;
小趙紅著臉回答:&ldo;謝謝老爺爺,很滿意。&rdo;
父親還向其他人交待說:&ldo;小趙剛結婚不久,你們要幫忙把房子佈置得像新房一樣。&rdo;
父親給小趙留下的印象是:老爺爺很會關心人,尤其是對女同志。父親常說:&ldo;比起男同志,女同志更辛苦,更勞累,她們的付出是很大的,所以要特別關心她們啊。&rdo;
趙建華回憶說‐‐
我們醫療組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