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死局已定(第1/2 頁)
京城皇宮,李啟作為新帝繼位已有一個多月,先皇在世時,他就已經監國八年,所以對於處理朝中事務十分熟稔,絲毫不像一個剛剛登基的皇帝那般手足無措。
這段時日,李啟對朝中人事方面做了很大的變動,其中最讓朝野上下譁然的便是加封靖北王梁衍為上柱國,除此之外,六閣首輔蘇儀,兵部尚書石宗憲也在原有的官職基礎上被加封為左右柱國。
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況帝位更迭,但李啟這位年輕皇帝治政手段著實也太強橫了點兒,繼位初期就敢不顧各方言論授予這三人如此滔天恩榮,此舉無疑是給在朝所有大大小小官員下了一劑“猛藥”。
如果說加封與自己平日裡素來交好的兵部尚書石宗憲是為了平定繼位初期朝中動盪不安的局勢,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蘇儀和梁衍,要知道大秦自春秋一戰後歷兩代君王都沒有給這兩位文武頭號功臣加上一頂“柱國”的帽子,而當今與這兩人幾乎無任何往來的新帝卻出手將此事一槌定音,如此做法實在令人費解。
永延殿是天子的寢宮,位於整座紫禁城的中軸線上,高大巍峨,富麗堂皇。
殿外臺階旁,雄踞兩隻垂耳金獅,意味著“非禮勿聞”走進明間,正中掛有一隻書有“亨利貞元”的金字匾額,穿過御座屏風兩側小門,便是連線皇帝寢宮的穿堂。
寢殿東西次間,梢間皆設檻牆,步步錦支窗,從穿堂短廊可直達。
東次間設寶座,紫檀長條案,西牆上方掛有“天行健”的匾額,與一旁內室門上寫著“自強不息”的橫額相互對應。
此刻,剛剛結束例行朝會,從武英殿返回寢宮東次間的李啟正坐在那條紫檀書案旁,翻閱著一本本還未來得及批示的奏摺。
不知過了多久,李啟用大紅硃筆給最後一本奏摺批上了幾行字以後,便把它放回那一摞“小山”頂部。
男子揉了揉微酸的額頭,嘆了口氣。
這時,一道倏忽不定的人影穿過外面那條短廊,轉瞬之間出現在李啟面前。
“陛下可是覺得此舉不甚妥當?”
李啟聞言,抬起頭笑道:“朕自然信得過先生,就是看摺子看得有些煩了。”
儒衫男子開口道:“一連加封三位柱國,朝野上下有些看法也是在所難免。”
李啟微微後仰,淡然道:“任他們怎麼叫喚,這些聒噪言語有朕出面擋著,先生只需著手下一步的打算就好。”
儒衫男子點了點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次表面上是提拔三人,但實則還是讓勢力稍弱的石宗憲坐到這麼一個高位去幫著陛下去掣肘梁衍和蘇儀。”
李啟笑了笑,“先生的用意朕自然明白,如果單單隻加封功勳略遜他們二人的石宗憲,反倒適得其反了。”
儒衫男子拱手作揖道:“陛下聖明。”
李啟略加思索,眉頭稍皺道:“不過樑衍和蘇儀本就威權過重,如今又加上了一頂柱國的' 帽子',先生就不怕日後養虎為患?”
儒衫男子扯了扯嘴角,“這兩人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撼動的大樹,多不多出這兩根枝椏都是一樣。”
李啟點了點頭,又問道:“關於梁塵的那事,先生辦得怎麼樣了?”
儒衫男子恭敬道:“在下前段時日親自去了趟洛陽,已經跟東方聞櫻商談過了。”
李啟說道:“她怎麼說?”
儒衫男子開口道:“她說有姜鶴足矣。”
李啟冷笑一聲,“這娘們還真是半點兒腥都不願意沾啊。”
儒衫男子又說道:“不過此行洛陽,東方聞櫻告知了在下樑塵身邊那名超一品高手的身份。”
李啟挑了挑眉毛,“是誰?”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