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當然,朱建國從心底裡還是知道,他的這些&ldo;朋友&rdo;大多數都是利益上有相互利用的關係和價值,今天需要用了就是朋友,明天不需要了說不定就是敵人,還有可能是致命的敵人,怎麼利用或者叫互相利用這些&ldo;朋友&rdo;,而又不至於成為敵人,就是一門學問了。朱建國慢慢悟出:&ldo;關係網就是權利互補網,也就是相互利用網。你如果一旦沒有了利用價值就會馬上出局,就像領導患病住院一樣,眾人蜂擁而至,禮品、慰問金堆滿整個房間,而一旦查出領導得的是絕症,沒有幾天活的了,他就失去了討好的價值,於是,看望者就馬上銳減!人可以沒有一百個朋友,但是一定要有一百個有用的人。而真正能夠交心換命,知根知底的朋友有一兩個足矣。當然,就是這樣的朋友也只不過是應該全力去保或者能夠全力保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只要共同的利益還在,朋友關係就在。&rdo;
朱建國調到古城區分局以後,特別是當上了分局刑警隊長以後,他也開始物色了幾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下屬,這幾個人在業務上雖然不是最拔尖,能力最強的,但卻是對自己最忠心的,許多事情交給他們幾個去辦他才是最放心的。這幾個人中,葉武軍就是他最放心,最欣賞的一個。
葉武軍雖然才23歲,剛從警校畢業分配到局裡一年多,到刑警隊也不過才只有短短的八個月,但是不要看小夥子年紀不大,貌不驚人,做起事情來卻是比同齡的人沉穩,心也比較細,與他的年齡是那麼的不相當。有好幾件事情朱建國在處理上不是那麼周到,有一些小小的瑕疵,都是葉武軍發現後給及時掩蓋了過去。特別是有一次朱建國帶人去抓一個逃犯,這個逃犯是因為盜竊而被判了7年刑,剛剛才服了3年刑就越獄了。當接到舉報說這個逃犯藏在一棟居民樓裡的時候,朱建國迅速連夜帶人包圍了這座樓房,這座樓房有4個單元,樓高10層,據報逃犯是藏在一單元的6樓,朱建國開啟逃犯藏著的房間卻發現逃犯不在房子裡,應該是剛剛逃走。但這座單元的入口是已經封鎖了的,並沒有人出去,而且在朱建國他們開啟逃犯的房門之前逃犯應該還是在房子內的,朱建國他們在並不大的房子內沒有找到逃犯,逃犯顯然是從窗戶逃出去了。不過,要想從6樓逃到樓下去是不太可能的。朱建國一時沒有了辦法,葉武軍在窗戶前看了看向朱建國說:&ldo;可能是從窗臺上逃到隔壁單元去了。你們看窗臺外沿雖然很窄,也沒有踩腳的地方,但窗外牆上有一條3厘米左右寬的牆縫,如果他的臂力很好的話,就可以藉助這條牆縫爬到隔壁單元的房間去再從隔壁單元逃走的。&rdo;
朱建國往窗外看了看,馬上叫人在其他幾個單元埋伏了起來,然後假裝收隊,果然不一會兒在旁邊的二單元當逃犯正從二單元門堂而皇之想溜之大吉時抓住了他。
後來,朱建國問葉武軍:&ldo;你當時是怎麼想到逃犯可能爬外牆從另一個單元逃走呢?&rdo;
葉武軍回答道:&ldo;我先看了協查通報,知道這個逃犯是個飛簷大盜,而且臂力很好,通報上說這個逃犯還曾經是個攀巖運動員。&rdo;
從這件事情上葉武軍顯示出來他細心的一面。而平時只要是葉武軍跟朱建國出去辦事,他也是非常懂事,該看的看,該說的說,最主要的是嘴巴非常穩,從不把不應該說的事情傳給不應該聽的人。葉武軍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對朱建國是忠貞無二,至少現在朱建國在臺上時是如此,從來對朱建國的決定都是堅決執行,絕不打折扣。刑警隊的人在背後都稱葉武軍是朱建國的哈巴狗、跟屁蟲。
葉武軍也跟朱建國一樣不是省城本地人,他在省城也沒有然後親人。他的老家與朱建國的老家雖然不是一個縣,但卻只是隔了一條河,可以說就是家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