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發展迅猛的東都城(第1/2 頁)
東都城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從一個小小的西班牙人據點漸漸形成了一個擁有總人口五十餘萬的大城市來。
當然了,五十萬人也不可能全部擠在東都城內, 他們分別分佈在以東都城為中心的五百公里範圍之內。
而在這個範圍內,也形成了大明吳國的第一個商圈。
除了這五十萬人以外,經過一年的發展,有超過十萬的本土人朝著東都移民而來,這裡面的原因很簡單,東部歐羅巴人的發展太過迅速,而東部恰好又是擁有最肥沃的土地,最適合居住之地,這些本土人根本幹不過那些歐羅巴人,被趕到西部之後,他們生存的壓力猛然劇增。
為此,各個部落之間甚至為了一丁點可以利用的土地便大打出手,甚至一個部落不惜用全部落人的性命與之爭鬥。
可慢慢的便有訊息傳出,只要在東都給明人幹活,不用付出性命便可以獲得充足的報酬。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當那些部落裡的人看到附近部落之中有人穿金戴銀,或者回到部落之後帶回來大量的食物之後這些本土人徹底的懵逼了。
畢竟他們當初可是隻為了一小口吃的便殺的頭破血流,不可開交的。
可現在只需要幹一些活而已就可以獲得當初打仗都不一定能獲得的食物。
這些人沒有一絲的遲疑,紛紛跑來東都開始幹活。
而對於這些人,朱仲傑也沒有一絲的嫌棄或者說是歧視。
相反,對於那些願意來東都幹活的本土人,朱仲傑還給他們登記了戶籍卡,讓其擁有和大明百姓一樣的待遇,這一點倒是讓他們挺驚奇的。
畢竟那些歐羅巴人的到來都是對他們欲殺之而後快,一步一步的將他們從富饒的平原趕到了貧瘠的山地之中。
所以一開始他們對於大明還是非常謹慎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慢慢的發現大明似乎跟歐羅巴人有非常大的不同,其他先不說,至少兩者的膚色倒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僅僅只用了大約半年的時間,朱仲傑便解決了後世上百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僅僅因為這一件事便為大明吳國新增了數十萬的百姓。
而這一年的時間,朱仲傑在東都的吳王府也在大明傳統木匠工藝和現代建築工藝的雙重協助之下已經有了初步的雛形。
至於吳王府建造的規制卻是同一般的親王府不一樣,因為它是按照大明京師紫禁城一比一復刻而成的。
而這也是崇禎對於朱仲傑能夠力所能及的一些補償而已,畢竟這個天下本就應該是朱仲傑的,而這些在他看來自然就算不得什麼。
畢竟日後吳國是很有可能會從大明分離開來,其地位到時候也很有可能會和大明平起平坐, 所以這一切也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
另外朱仲傑後面也將高婉清和一應的王府中人全都接到了東都來,並且也正是從這一刻起,吳王府也已經有了天大的變化。
高婉清這個王后也不再是有名無實之人,她從現在開始正式成為了一國之母,什麼母儀天下的事她曾經是想都不敢去想。
除了高婉清以外,鄭宛如的孃家鄭家也基本上將家都搬到了東都來,另外鄭家的生意也在東都開始佈局,當然了,對於自己的老丈人們,朱仲傑一直管理的都是非常嚴格的,很多事情他甚至都會親自過問,所以他們就算想以權謀私,也要好好掂量掂量被朱仲傑發現以後的後果。
關於外戚這件事,朱仲傑還是打算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為其立下一個規矩,那就是外戚不得就任實權職位,只能擔任一些閒職,就如同大明周皇后的爹一樣的道理。
另外還有外戚不能經商,每個月給予一定數額的銀子讓其生活就行。
雖然有些霸道可同樣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外戚干政禍國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