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本功(第2/3 頁)
了事,就趴在書畫廊的窗戶上往裡看,便看到了正拿著彩色鉛筆的顧為經。
顧童祥看著裡面顧為經專心作畫的樣子,心中有些欣慰。
“有靜氣。”
老爺子在藝術品市場裡浮沉了半生,見過各種各樣頂著藝術家名號欺世盜名的騙子,也見過無數才華橫溢天賦異稟的年輕人潦倒半生,無人問津,最終遺憾告別這個行業,另謀出路。
畫家這個行業,很殘酷的。
他們要拼天賦、拼努力、拼技巧、拼背景、拼老師、拼流派、拼資源……你可能因為貴人的賞識而一夜成名,也可能是梵高再世,卻落魄淒涼。
畢竟,就算是真的梵高,世人也曾只當他是瘋子,不是嘛?
你看那些每天的工作就是乘坐著私人飛機遊山玩水,或者在太平洋上價值百萬美元的私人島嶼上度假,名曰:“採風”。大半年才畫一張畫,一張畫佳士德秋拍賣幾千萬美元的藝術家們風光無限,逍遙自在。
可這樣的人又有幾個?
他們腳下全都是成千上萬倒在這條路叫做夢想的道路上的累累白骨。那些百分之九十的底層畫手,可能連一張好點的畫布都買不起,他們才是這個職業的真實寫照。
很多年學美術繪畫的年輕人都只看到了這行的好,吃不了這行的苦。最終大學時紛紛轉行,時尚雜誌的封面繪圖、服裝設計、影視後期的美術調色、甚至去學土木建築……
這些固然都很好,只是畢竟,還是離畫家這個職業,漸行漸遠。
顧童祥從業這麼多年,不是他對自己的孫子愛屋及屋,而是真沒幾個還不滿十八歲年輕人剛剛被黑社會誘之以利之後,還有這份沉穩的拿起畫筆超脫物外的靜氣。
對刻苦努力的年輕人有更多的好感,幾乎是所有上了年紀的老畫家共通的東西。
“嗯?又在畫模型?”
顧童祥老爺子又皺起了眉頭,他知道自己的孫子對空間結構的把握有一手,平常交作業或者業餘創作很喜歡畫些機械模型什麼的。
隔著玻璃,老爺子看不清顧為經現在正在畫什麼,但是茶几上的古董車模型與角落處正在自然陰乾的油畫作業,卻看得一清二楚。
“和他說了多少遍了,沒有日復一日對於繪畫技巧的鑽研和運筆穩定度的提升。光依靠天賦是沒有前途的。“
老爺子心中有些生氣。
說真的,他一直覺得,自己孫子空間復現的天賦對於一個畫家,未必是好事。
不提找上門的豪哥等人。
繪畫本身也是講究流派的。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僅在記錄現實的能力上,繪畫被現代攝影打的找不到北。
畫的太像有時也是一種缺點。不如照相真實,又缺少畫家的靈動,完全是匯聚了兩種藝術形式的短板。
畫的一手好照片給中世紀的教堂畫天主像搞不好能當成神蹟封個聖什麼的,可現代藝術品市場上只有撲街一條路。
那些頂端畫廊和油畫經濟人追尋的是下一個馬奈,下一個塞尚,下一個畢加索,而不是第二個畢加索。
他們會為了有前途的年輕人瘋狂的一擲千金,卻不會花一美分在拙劣的模仿者身上。
顧為經雖然對於空間的把握天賦出眾,但是繪畫的基本功力,也就只能在同齡人中稱得上不錯。
對於青年畫家來說,只有紮實的基本功,才是將來開山立派的基礎。
只有一個練,這可沒有投機取巧的空間。
“應該和他好好談談了,他這個年紀正是踏實的練習基本功的日子,老老實實的學習線條,學習結構,學習色彩,決不能光躺在天賦上消磨光陰。”
老爺子看到顧為經已經終於放下了畫筆,就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