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七)(第3/6 頁)
的生路,從而瓦解他們想要造反的心思,消除他們的憤懣和鬥志。
底下人的心思很單純的,只要不是被趕盡殺絕,只要還有一點點希望,就很少有人能想到造反、推翻並重建規則了,他們只會感謝鬼帝網開一面。
也許鬼帝是被那個鬧得翻天覆地的小鬼給震懾到了,不想榷場內再像養蠱一樣養出這麼一個麻煩來,所以,他才做出了一點妥協,雖然,他用來表示妥協的辦法既惡毒又高明。
“不管怎麼說吧,這個‘赦令’下得挺及時的,那個女人就是透過這條路子,得到了赦免,才能順利去投胎的。”
小販將緣由緩緩道來:“我在地界認識一個陰差,我一直在給他做事,他算是我的靠山吧,每隔四十五年,我都是到他那裡躲著的……”
陰差說能給他走個後門,送他一個赦免名額,但也只有這麼一次機會。
畢竟這位陰差權力有限,不管投胎這一茬,他也得透過跟判官崔珏“走走關係”,才能辦成這件事。
李停雲至此終於明白了,“你把名額讓給了那個女人?”
小販道:“是的。”
李停雲道:“為什麼這麼做?你把那個女人怎麼樣了?你是心虛,愧疚,你在贖罪,怕被報復???”
小販擦了擦冷汗,“嗐呀!你亂七八糟說什麼啊!純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就不能是出於好心,幫她一把嗎?當然,我也有私心,我的私心就是,我做這件事,也算積德了,積陰德了。”
人要是在生前沒有功德圓滿,死了也沒人超度,被趕入榷場後,在這種妖魔鬼怪魚龍混雜的地方,再想行善積德是很艱難的。
基本上,榷場內的鬼魂都只能透過打工賺取魔石的辦法積累功德——這種方法收效甚微,比種地種出一座金屋的難度還大。
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寄希望於後代有人長本事,能給自己再補辦一場法事,當然,這更不靠譜了。
人一死,不出三代,就沒人再記得誰是誰祖宗了,尤其是貧苦人家,祖上沒有餘財,還想兩三代內出一個大人物,也太為難後人了,說不定,後人還在眼巴巴地等著祖墳冒青煙呢。
但偏偏,被趕到榷場內不得解脫的這些亡魂,大部分都是樸實無華的窮人,賤民,下等人。
所以說,榷場內的很多鬼魂,其實是沒有掙扎機會的,四十五年一到,統統都做了統治者修煉的養料。
榷場的存在本來就很離譜;
把魂魄趕到這裡做牛做馬的規矩更離譜;
以功德簿要挾這些牛馬,定一個無論怎樣做都達不到的高要求,讓他們使勁出力、使勁賺錢,更更離譜;
此外每四十五年一場大劫,地界和鬼帝榨乾這些小鬼們的最後一絲價值,更更更離譜!!!
小商販活了小几百年,總算看透了,靈魂投胎本該沒有門檻,生前善惡死後自然了斷,該下地獄下地獄,該去輪迴去輪迴。
輪迴秩序就這麼簡單,但掌管輪迴秩序的人,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人心複雜得很。
“在地界,光靠賺魔石,就想功德圓滿,是不可能的,我還不如行善積德呢。”
小販道:“反正我有的是時間,也不怕四十五年那道劫,我乾脆就在榷場做好事積攢功德唄。功德圓滿的魂魄投胎不經地獄,下輩子還很有可能生在好人家,不用擔心變成畜生、餓死鬼什麼的,我何樂而不為?”
“是啊,君子論跡不論心,雖然你說自己幫助別人是為了私心,但你堅持行善而非做惡,便已是很難得了,善有善報,你會得到好報的。”
梅時雨溫聲說道。
“也許吧。也許好人是會有好報的。”
很意外,這話竟然是李停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