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部分(第4/5 頁)
“現在情況最不容樂觀的,反而是之前寄予厚望的電子業和造船業……”
“至於這兩個行業,我想還是問一下科學技術部的姜部長吧。”樸太順踢起了皮球,說道:“電子產品競爭力歸根結底是技術能力,我國的技術是否比中國先進,姜部長比我有發言權。因為中國還沒有加入世貿組織,我手裡的資料未必能準確的反應實際情況。”
李漢東點了點頭,像是認可了樸太順的說法,看向了科學技術部的姜在慶部長問道:“在慶,你對中國的情況瞭解多少?”
“電子產業……”
姜在慶臉色有些難看,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鏡,沉默的竟然比樸太順之前還要久。
姜在慶是個“海龜”,是八十年代韓國派去美國留學,學習電子技術的博士高材生。在他心中,美國的電子產業是非常強大的。
當然,韓國的電子產業在他的支援下,技術成就一定能夠有朝一日超過美國。但就目前來說,韓國和美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很想說,電子產業我國更有競爭力,但事實恐怕並非如此。而且有一個情況發生之後,我們韓國很可能面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情況。”
“不知道各位,聽說過泛翰集團沒有?”
“泛翰集團?我記得是個中國企業吧,生產——”文化觀光部的部長想了想,說道:“對了,就是那個mp3吧?他們的產品不錯,可惜專利權和我們韓國企業始終談不攏,我們的企業無法生產這種有趣的產品。”
“對,就是那個企業。實際上,mp3對泛翰集團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
姜在慶說道:“泛翰集團是個比它在終端市場表現出來的強大的多的企業,可以說它一個企業就完成了晶片製造的整條產業鏈。就這一點來說,把它當做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也不算錯。在技術上,這三年來,半導體產業的技術發展幾乎都有泛翰集團的身影。這是一家可以與intel、微軟,甚至是ibm比肩的企業,我們恐怕不是對手。”
“而且我注意到,之前樸太順部長沒有提造船業。這個我倒是知道一點。”
看起來姜在慶對樸太順踢皮球的行為不太滿意,順手又將了他一軍。
“在1997年之前,日本造船業向我國轉移的態勢非常明顯,造船業也是我國重工業的支柱產業。但是從1997年以後,整個事情都變得完全不一樣了。我國目前造船總量甚至不到世界新增噸位的10%,剩下90%裡有70%目前都在中國。就造船業來說,現在中國渤海省渤船重工集團一個企業就已經達到了我國總產量的四倍。”
“樸太順部長,這個情況屬實嗎?”李漢東皺起眉頭來,怒視著他。
“裝,你們再裝!”樸太順臉色一變,突然意識到今天自己恐怕要有大麻煩了。李漢東把自己安排在他身邊開始,分明是一個針對他的圈套。
“總理,您聽我解釋,中國人在造船技術上出現了突破,應用了一種叫做分段造船法的技術。有這種技術在,可以把造船成本和時間降低到過去的幾分之一!我們韓國的船企根本沒有辦法應對啊!”
第六百五十九章教授部長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中國人的技術水平大體上只相當於國際上七八十年代吧?他們連數控機床都還沒有普及,你說這種對手的技術我們韓國人卻比不上?我看你這是在推卸責任!”
“這是真的啊!”樸太順熱淚盈眶的說道:“說起來這個技術和泛翰集團也有關係,分段造船法就是這家企業開發出來的!”
“又是這家企業。”李漢東若有所思起來,似乎有些認真的在想著應對的辦法。
“這不是問題。”
坐在首位的金大中突然說話了,已經六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