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1/2 頁)
【正文】
在南宋的流亡朝廷苦苦維持之時。我們的主人公張弘範則在進行自己人生當中最大的一次立功謀劃,至元十五年六月,他在朝覲時上奏世祖:&ldo;宋主既降,而其將張世傑奉其庶兄益王昰與弟廣王昺南奔。既立昰於閩而卒,又立昺於海上,宜致討焉。&rdo;
以軍事上來說,漂泊海上的南宋小朝廷已經算不上什麼威脅,但在政治上來說,卻是穩定江南的極大障礙。忽必烈於是命張弘範為蒙古、漢軍都元帥,負責對廣東用兵。
從蒙古帝國時期開始,雖然早有各個民族的將領,但都是各領本族軍隊,蒙古將領可以統領其他民族的部隊,而其他民族的將領卻決不能率領蒙古軍,這慣例在忽必烈時代也沒有被打破過。張弘範深知這次委任大有違傳統,在陛辭之日力辭:&ldo;漢人無統蒙古軍者,乞以蒙古信臣為首帥。&rdo;忽必烈以往事勉勵道:&ldo;汝知而父與察罕之事乎?其破安豐也,汝父欲留兵守之,察罕不從。師既南,安豐復為宋有,進退幾失據,汝父深悔恨,良由委任不專故也,豈可使汝復有汝父之悔乎?今付汝大事,能以汝父之心為心,則予汝嘉。&rdo;賜錦衣、玉帶以表示對他的絕大信任。張弘範不要錦衣、玉帶,提出要寶劍、鎧甲,忽必烈聞言壯之,賜張弘範尚方寶劍,表示:&ldo;劍,汝之副也。有不用命者,以此處之!&rdo;明白的給張弘範以專徵之權。
於是,張弘範薦李恆為自己的副手,至揚州後,發水陸精兵二萬,分道南下。
以精銳之師攻疲頹之兵,即使不是張弘範率領也足以摧枯拉朽。元軍水軍接連攻取攻襲漳州、潮州、惠州等地,數敗宋軍。在廣東堅持抗戰的文天祥所部敗走海豐,在逃至五坡嶺(今海豐以北)之時被張弘範之弟張弘正追上,殘軍潰滅,文天祥、杜滸等被俘,鄒渢自盡而死。
文天祥的抵抗之路終於走到盡頭,在見到張弘範時拒不下跪,只求一死。其氣概為張弘範所欽佩,讚嘆道:&ldo;真忠義人也!&rdo;命左右為文天祥釋縛,並禮敬有加。
與此同時,元軍步軍在李恆統帥下越過大庾嶺,攻佔廣州。
【正文】
文天祥所部的潰滅,南宋流亡朝廷在陸地上已無可策應之兵。隨著一座座城池的陷落,張世傑不得不率部保著小朝廷退保厓山。
厓山位於今天廣東新會南端,北扼海港,南連大海,西面與湯瓶山對峙如門,所以又稱為&ldo;厓門&rdo;,&ldo;每大風南起,水從海外排闥而入,怒濤奔突,浪湧如山&rdo;。厓門之外有&ldo;三虎洲&rdo;,其東大小螺珠、二厓山石、白浪堆諸島;台山的上川島東南有烏豬洲,以東為烏豬洋。因此,據此可控制厓山海而至烏豬洋一帶,地理形勢十分重要。
在厓山駐紮舟船,似乎是很好的選擇,但此地是潮汐出入之處,作為南宋流亡政府數千舟船屯結之地,可說相當危險。張世傑空有忠心,卻毫無軍事常識,&ldo;以為天險可守,乃遣人入山伐木,造行宮三十間,軍屋三千間。正殿曰慈元,楊太妃居之。升廣州為翔龍府。時官、民兵尚二十餘萬,多居於舟,資糧取辦於廣右諸郡、海外四州,復遣人匠,造舟輯,制器械,至十月始罷&rdo;, 將此地作為流亡政府最後的據點。
相對於二十萬眾兵民和數千艘戰船的南宋厓山大寨,作為追擊者的張弘範身邊的部隊就有些不值一提了。計有統領大小戰船五百艘,兵力約2萬人。正月十三,到達厓山時,又因為有二百艘戰船迷失方向,真正到達的只有三百艘。
敵寡己眾的仗該怎麼打?張世傑手下有謀士提出了建議:&ldo;北兵以舟師塞海口,則我不能進退,盍先據海口。幸而勝,國之福也;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