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頁(第2/2 頁)
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杏樹確實很喜歡過牆頭,但是這種探頭杏,搭配了大肚葫蘆山,就不一樣了。
這是「懸壺濟世」「杏林春滿」的意思。
懸壺濟世的典故,在《後漢書·費長房傳》裡面有記載,說是市場上,有一個老翁賣藥,懸一個葫蘆在頭頂。賣的藥可以說藥到病除,十分有效。
有人對老頭兒起了好奇心,偷偷觀察老頭兒,結果發現這個神奇的老頭,在落市關門後,竟然自己也跳入葫蘆裡。
所以人人說那老頭兒是神仙,「懸壺濟世」,就是來普度眾生的。
古代醫藥不分家,此後,就把「懸壺」作為行醫的代稱。古代的醫生,也都是掛一個葫蘆在門口,作為招牌,表示自己開業應診。
杏林同樣出名,典故說的是名醫董奉,《神仙傳》記載:「君異居山間,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人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計得十萬餘株,鬱然成林……」
現在誇醫生醫術好,就會說秉杏林遺風,傳濟世醫道。
這讓人忍不住暗暗叫好——這種地方,要是醫生住在這裡,那一定能登峰造極。
這些東西——是各種藥材?
難怪有這種異香呢。
不過——醫術?
我上一個藥谷裡來幹什麼?
但我反應很快,馬上心裡一提,白藿香!
她突然失蹤,是不是跟這個地方有關係?
果然,我聽到了一陣略微有些耳熟的聲音:「小貓兒,你只要一句話的事兒,就少吃許多苦頭,何必這麼固執?」
這個聲音跟慢性子一樣,抑揚頓挫的,讓人聽著著急。
我是聽過,什麼時候聽到過的?
啊,對了!這個聲音是——上次在預知夢之中見到的,江辰的那個鬼醫!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