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蜀漢帝國 > 第70章 孫策殞命桂門關 幼弟繼業引叛亂

第70章 孫策殞命桂門關 幼弟繼業引叛亂(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到古巴比倫建國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我登頂成龍後,女將軍跪求原諒命運冠位指定:冠位虛構史學家四合院:重生獲得超級金手指木葉:宇智波極端?獻上忠誠!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庶子逆襲:蕭逸塵的權謀征途與愛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手握百萬鐵騎,你說朕是反賊?紫鸞記古鐲通時空,假千金嬌養江陽王贏翻了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綜影:當缺德瘋批拿了反派劇本我在明日方舟當暗區聯絡人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明末之我若為王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

賀齊道:“主帥為三軍之重,將軍病勢沉重仍一意孤行,豈是江東臣民之望?若稍有疏忽,基業立見崩塌,屆時有何臉面見先公於九泉?”

孫策嘆道:“我非不自惜,然江東北有曹操,西有劉備,若不圖進取,早晚必被他人吞滅,且待攻下高涼,再收兵回吳不遲。”

次日,又強撐病體,催軍攻城,時正值九月末,嶺南之地瘴氣瀰漫,行人對面不見,吳軍將士或染疾病,或高熱不起,高涼太守錢博拒城死守,孫策遣兵圍攻月餘不能克,策心急如焚,病勢愈重,每日吐血不止,當日正與眾將商議進兵之策,董襲道:“此地荒涼破敗,縱然取得又有何意?且軍士多生疾病,若再牽延時日只恐有變!”

策道:“南陽之地,有張飛、鍾繇重兵把守,無懈可擊,我軍只有攻下交趾,才能復圖荊州!為圖大業我早已視死如歸,你等不必多言。”

正話間,探馬來報,“田預遣趙雲、黃忠出兵將犯我境。”

策默然不語,朱治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主公縱有沖天之志,亦當審時度勢,今前不能勝,將士多病,若再不退軍,漢軍攻破豫章,我縱然取下高涼又有何用?不如趁此霧氣瀰漫之時抽身退去,待來日重整兵馬再來不遲。”

孫策無奈,只得收兵,於路將士多有死者,數萬大軍十不存一,直到隋唐時期,嶺南的瘴氣仍極為嚴重。《隋書·地理志》記載:“自嶺以南二十餘郡, 大率土地下溼, 皆多瘴病, 人尤夭折。”

在當時是專門流放犯人之地,因自江南入嶺南必經桂門關,且少有人還,故有鬼門關之稱,時孫策行軍至此,已病入膏肓,不能理事,急遣董襲往秣陵,喚孫權並張昭來此行託孤之事,董襲不敢耽擱,星夜往秣陵而去,策白日間強撐病體,巡視軍營,晚上便吐血不止,不過數日已形如枯槁,時孫權、張昭星夜趕路已至城外,策聞知命人喚入,孫權見狀大驚:“兄長竟憔悴至此?”

策乃取鏡視之,大驚道:“我孫策縱橫江南,今日竟至如此地步!”

大叫一聲,昏厥於地,眾將將其救起,半晌方醒,策謂孫權道:“我要隨父親去了,以後孫氏基業便由你來承擔,弟念父兄創業艱難,當兢兢業業,不可放縱,如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便問周瑜,我有書信一封,待我轉交公瑾,讓他莫學我,善保身體,以成大業。”

孫權慟哭不已,策怒道:“此時內憂未平,外有強寇,你哭有用?能救這江東百姓?能保父兄基業?”

“弟年輕識淺,恐有負於兄。”

“我知你年少沉穩,若論領軍陷陣,沙場破敵,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以保基業,我不如卿,但能善用賢才,必不負父兄之望,今天下方亂,以吳越、江淮之地大有可為,弟好自為之!”

又囑咐張昭等道:“我不能一一囑託,卿等念往日與我袍澤之情,多多照顧我弟,從今以後,吳侯便是孫權,若有異心者卿等可共誅之!”

張昭等泣而受命,策臥床半晌,忽覺神志清明,屏退眾人,沐浴更衣,換上盔甲,縱馬持槍於城外馳騁,吳軍將士齊呼萬歲,至晚,登桂門關西望荊襄:“上天,假使再給我十年壽命,孫策當掃平曹、劉,成就大業,何天不假年,使策之雄心,化作關下塵土矣...”

孫權聞知率眾人趕來時,策已亡,時建安二年秋十月,年僅22歲,張昭等秘不發喪擁靈柩回吳,留董襲、賀齊、朱治、凌操等將分守豫章、南海、朱涯各郡,至秣陵,張昭等奉遺命立年僅13歲的孫權為吳侯,令孫堅弟孫靜主持喪事,請孫權出堂,受文武拜賀,孫權生的方面大口,碧眼紫髯,時人以為異相,呼他做至尊,權一面以張昭總江東政事,一面遣人往豫州召周瑜,不數日,瑜至,孫權以兄臨終遺言告知,周瑜大哭,拆書看

目錄
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萬人嫌他超兇的海賊:玄冥大將,蕩平新世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