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終南山修仙(第1/2 頁)
此後,袁天綱與高淑行在終南山中,跟隨麻衣真人練習鎖鼻胎息法,每日夜半後至日中前修煉,修煉一刻後,漸可達到呼吸之息氤氳佈滿身中,一開一合,遍佈毛竅與之相應,而鼻中反不覺氣之出入,直到呼吸全止、開闔俱停的入定境界。
入定後,人能閉息至三百數,可以使自己眉明,耳目聰,舉身無病。如此長期繼續堅持修持,可逐漸達到不再用口吐氣,惟鼻中有綿綿短息的大成境界。
透過修煉,袁天綱漸漸地忘卻了長安城內人世間的煩惱紛雜,與高淑行不知不覺地度過了近三個月時間。
一日,麻衣真人將袁天綱單獨叫到石窟,他慈眉善目地看著袁天綱,說道:“你在鍾南山修仙已有一段時間了,現在思想上包袱是否卸下了?”
袁天綱躬身回答道:“老神仙,我已卸下了。”
“你與我剛見面時,我就覺得你不是大唐時期的人,而是在三界之外。” 麻衣真人繼續說道。
“老祖,實不相瞞,我是一千多年後的未來人,因為一個機緣巧合來到大唐長安,結果遇到了隱太子之女李婉順,與她長期相守而生死相連。可惜的是我們有緣無份!” 袁天綱將真實的自己合盤道出。
“你與李婉順是前世的姻緣,後世才發生這一段奇緣。” 麻衣真人幽幽地說道。
“此話怎講?”袁天綱吃驚地問道。
“我是透過天目看到的。” 麻衣真人回應道。
“什麼是天目?”袁天綱又吃驚地問。
“天目是人的第三隻眼,是人體的智慧輪。其位置處於印堂之上近一寸之地,是一扇能與宇宙交流的通玄之門。人在出生到七歲之前,這個天目是開的。但是,人到七歲之後,由於受外界環境紛擾,天目會自動關閉。
人是可以透過持之以恆地修煉,可以逐步開啟天目。而天目一旦被開啟,就可達到老子在《道德經》中講的:‘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袁天綱自幼熟讀老子的《道德經》,現在聽麻衣真人一點撥,才知道原來讀的《道德經》是一知半解。《道德經》是如此的博大精深。
麻衣真人繼續說道:“道教把開天目作為修仙者修煉過程中一項必修功課,此竅一開,萬竅則通。《周易參同契》曰:‘一者以掩蔽,世人莫得知,一竅通萬竅,一以貫全身。’”
袁天綱被麻衣真人一點撥,猶如醍醐灌頂。於是好奇地問道:“老神仙,您怎透過天目看到我與李婉順的前世?”
麻衣真人侃侃而談:“你雖然生在一千多年後的文明社會,但是你是透過九世輪迴的,大唐時期如今的你只是你的第三個前世而已。”
“那我第一個前世是什麼?” 袁天綱聽麻衣真人一說自己是九世輪迴,愈發好奇了。
“你第一個前世是春秋時期楚國人,是老子騎下一頭大青牛,馱著老子經常雲遊講學。一日老子想離開故土,於是騎著青牛準備出函谷關。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說他來到函谷關,非常高興。可是當他知道老子要出關去雲遊,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於是,尹喜就對老子說:‘先生想出關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聽後,就在函谷關住了幾天。幾天後,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這篇著作就是後來傳世的《道德經》。然後,老子就騎著大青牛歸隱到伏牛山脈的景室山(今河南欒川老君山)修煉。大青牛老死後就埋在老君山下。”
“原來我的第一世是一隻大青牛啊,真不可思議!”袁天綱感嘆道。
“所以你與道教有緣,你在第九世就酷愛研習《許負相法》;你來到第三世才會變成一個道士。” 麻衣真人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