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2/3 頁)
。
果然自己去哪兒聽講座都改不了這毛病。
鶴奴還捧著書抓緊時間補課,也懶得理旁側官員不時投來的眼神了。
未時一刻一到,養好神兒的王守仁施施然走了出來,還頗為客氣的同諸位鞠躬寒暄,再揮手示意靜場,捧出自己從前的著作,開始不緊不慢的講課。
他瞥見了坐在前頭的皇上,只淡淡一笑,全表禮節。
虞璁略點了個頭,繼續慢悠悠的眯眼喝茶,倒還真聽了一耳朵老爺子在講什麼。
……自己原本以為,這種老古董般的道學思想,會無味的很。
&ldo;入京一來,許多人與陽明探討知行合一,其中的知到底是什麼。&rdo;
老頭說話不緊不慢,但卻讓人無法走神:&ldo;這知,在我看來,便是人的本性。&rdo;
&ldo;知了自己的本性,瞭解自己是怎樣的人,才方可頓悟平日的言行,都緣由何故。&rdo;
&ldo;知己,再知世,再以行動踐行,便是最本質的學問。&rdo;
是人的本性,導致了行為和結果的必然性。
只有探尋到自己內心的最真實需求和念想,才能讓自己接納整個世界的一切,以及這世界中的自己。
&ldo;正所謂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rdo;
你所見到的事物,都只是你本心的倒影。如果能認清你最深層次的存在,就如同認清了這個世界。
‐‐王老爺子當年在龍場格物致知,對著竹子枯坐了七天然後大病一場,突然頓悟這程朱理學也有不開竅的地方,索性自己依據儒學提出了&l;心學&r;二字的概念。
虞璁聽了老爺爺慢慢悠悠講了一下午,心裡也頗有感觸。
你從哲學主義來看,這當然很唯心,也非常反科學。
因為老爺子說宇宙存於心間,這是全然&l;物質依賴於意識&r;的論點。
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背過政治書,也知道物質都是客觀存在的,所以這就有點扯淡的意思了。
畢竟哪怕我掛掉了,宇宙該轉還是轉啊。
但如果換一個概念,從心理學來再咀嚼一遍王老爺子說了啥,那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這所謂的&l;致良知&r;與&l;知行合一&r;,其實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如出一轍。
講究的,那都是追溯最深層次的潛意識心理,用認識真實自我的方式,來再次認識這個世界。
弗洛伊德老爺子那就說過,人的行為是會被潛意識影響甚至支配的。
你潛意識裡缺愛又沒有安全感,那談戀愛的時候就會出現情感迴避行為,以至於傷害到自己的戀人。
但是缺愛又是從何而來呢?
那就得繼續往內心深處追溯,去尋找幼年時期和父母有關或無關的情感體驗問題。
王老爺子的追溯本心,和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分析,聽起來都玄之又玄,其實也都很好理解。
‐‐你對整個世界的認知,和你自己的行為,全都是潛意識的倒影。
如果你能琢磨透自己,再推導著琢磨透人心,那基本上就所向披靡了。
王老爺子講到興起之處,不僅引經據典,還吟兩首自己作的詩,聽得在場所有人都津津有味,寂靜卻又欣喜。
&ldo;昨朝陰霧埋元日,向曉寒雲迸雨聲。莫道人為無感召,從來天意亦分明!&rdo;
等講學結束了,管家忙不迭從旁側走來,先扶老人家回書房歇會兒,再飛快走到陸炳他們面前,引他們先行從別處離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