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頁(第1/2 頁)
跟隨初代將軍創業打天下的家臣都會按照身份地位和功勞資歷,分到各自大小不等的「家祿」。但幕府穩定之後,再想獲得「家祿」的加贈就會十分困難了,必須是有非常突出的特別貢獻才可以。
畢竟扶桑的土地就這麼多,沒可能無限分封下去的。
那麼,在和平歲月裡為幕府勤勉工作,立下苦勞,但又達不到封蔭子孫那個程度的,便頒發一些稱號、徽章、感狀、武具來予以精神層面的表揚,並賜予相應的「勛祿」作為物質獎勵。
因此就好理解了,「勛祿」的知行只與個人的勛位有關係,不管數目有多高,理論上當事人死去之後也就沒了。不過實際操作當中,平手汎秀打算制定一個「降等繼承」的原則。
倘若某人因為長期的侍奉獲得一萬石「勛祿」,當他死的時候,就發布「特許恩賞令」,允許其子嗣繼承五分之一,也就是二千石。如此類推,到第三代就是四百石,第四代就是八十石,直到最終算出來結果小於一石,才徹底取消。
當然,前提是子孫有模有樣。
這個「特許恩賞令」是否成立的決定權始終保留在幕府手裡,並不是百分之百透過的。
最後是「職祿」。
顧名思義,「職祿」跟職位是一一繫結的關係,相當於崗位工資。任何人只要在職,就能領取,一旦離職,便立刻停止發放。
十六世紀的扶桑,畢竟還有相當濃厚的「封建殘餘」,集權大一統程度尚淺,無法從民間獲得足夠的基層文官候選,所以高階武士身邊的隨從、幕僚往往不是「國家工作人員」而是自行聘用的私臣。
在平手汎秀的預想裡,將來幕府是要任人唯賢,擇才錄用的。倘若有寒門出身之人被提拔到高位,但無法負擔相應的排場和人員規模,導致工作不力,那不是很尷尬嗎?
所以才特意設定了「職祿」,保證上崗的人都不會受此困擾。
同時也能讓中下層的譜代家臣們更有進取心。
另外,任何人如果無病無災,正常退休的話,取消「職祿」的同時都會給予一些「勛祿」當作是養老金。倘若工作成果特別巨大,或者是英勇作戰犧牲在任上,甚至有可能額外給予一些「家祿」。但是,那些因為能力不足,或者瀆職、貪墨、違法之類原因撤職的,就不會得到任何補償。
「勛祿」和「職祿」也對應具體的土地範圍,但其持有人跟土地之間的關係就更遠了,跟傳統理解的「采邑莊園」差別已經極大。
制度宣佈以後,平手汎秀等不及正式製作書狀,親筆起草了文案,任命河田長親為幕府首任的「筆頭家老」,享受家祿十萬石,勛祿十萬石,職祿五萬石的待遇。
僅僅兩日之後,這位首任筆頭就手握著重逾千鈞的恩賞文書溘然長逝,含笑九泉。
平手汎秀頗為哀痛,特許讓河田長親年僅六歲的幼子「松竹丸」繼承了家祿十一萬五千石,勛祿五萬五千石,共計十六萬石的知行。並根據其遺願讓河田家族親五人獨門立戶以譜代身份侍奉幕府。
以此為標準,服部秀安、巖成友通、中村一氏、淺野長吉、本多正信、伊奈忠次、拜鄉家嘉、細川藤孝、山內一豐、木下秀長、小西行長、加藤光泰、前田玄以、板部岡江雪齋……等數十人獲得萬石以上家祿,被認為是「大身譜代」。
家祿在一千石到一萬石之間的約二百三十人,百石到千石之間的約八百人,加起來一千多個家臣,坊間習慣說「中身」或者「中位」、「中味」之類。
獲賜百石以下家祿的共有七千四百人,對這類人民間產生了諸多俗稱,「小身」,「小者」,「小味」或者「下侍」,「末侍」。
此外還有三四萬名普通士兵,長期為平手家脫產作戰,卻一直沒能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