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2/5 頁)
評估為淨資產規模為9420億
m。
它的總資產是多少,負債率是多少,暫時還不得而知。
安達信會計事務所也只是給出一個大致的評估,因為中旗系的資產控股關係異常複雜,交叉控股過於頻繁,中旗系持有的大量小資產公司在過去一年的稽核是幾千萬資產規模,第二年就可能達到幾個億的規模,這也是準確評估的一個巨大障礙。
另一方面,旗州本地企業在開曼群島註冊的離岸公司太多,相互交叉,股權完全查不清楚。
雖然中旗集團很神秘,但有一點必須承認,那就是它在1998年底打敗國際炒家是純粹靠硬實力說話,而不是事先國際輿論認為的有中國政府在背後支援。
據安達信會計事務所的評估,在開戰之前,中旗集團手中至少持有超過三百億美金的外匯,憑藉龐大的內地資產規模,它隨時可以和多家合作財團拆借超過兩百億美金的短期貸款,加上它在香港龐大的底盤,以及港商之間的相互配合,擊敗國際炒家的難度並不大。
實力強悍是硬道理,所以,當楊少宗代表中旗財團提出兼併黑石集團時,對方完全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先問了報價,報價超過預期,雙方立刻同意兼併。
此時,中旗財團距離上市已經非常近,它下面要做的就是和兩大子公司整合,實現在三大股市的整體上市計劃。
為此,中旗財團正在繼續努力,他們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擴大中旗銀行的資本金,擴大中旗銀行在內地的佈局。
一旦中旗銀行完成在內地超過3000家支行的佈局,這個規模空前的合併案就會透過。
對美國人來說,中旗集團是一個非常奇怪的詞彙,毫無疑問,它是中國僅次於五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第一大民營資本公司,問題是它的規模實在是太大。
人們很難去理解中旗集團到底是怎麼成長起來的。
任何一本書都無法解釋。
如果非要計算市值,中旗集團可以輕鬆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只要它實現整體上市。
不可置疑的一點,高價兼併黑石集團的同時,中旗集團也充分吸收著黑石的體系,不斷完善自己在亞洲市場的運作,同時將黑石集團很多優秀的產品引入亞洲,而這本來就是黑石集團同意被兼併的主要原因。
此時,人們還不知道中旗集團是賣空納斯達克的主要操控者。
正如高盛透過賣空次房貸債券抵消了自身的大幅度虧損,同時謀取了不可思議的暴利一樣,同樣屬於中旗系,但更為隱蔽的百富勤投資公司和矽銀集團也透過賣空納斯達克抵消了自己的投資虧損。
即便排除套利的資本,透過在低價位繼續吸收股票,他們甚至還大賺了一筆錢,
這種事情肯定是犯不著去說的,因為,高盛在後來也遭受了毀滅xìng的聲譽打擊,投行固然有機會各種暴利,但將名聲毀掉,你就一無所有了。
中旗集團就不願意冒這種風險。
它賺錢,但它從不聲張。
現在,中旗集團收購了黑石,正式意味著中旗集團未來的方向將是資源產業,以及資產委託管理,一二級的證券業務仍然是它賺錢的重點。
同時,中旗集團仍然要加大自己在銀行和保險業務的投入,並繼續堅持原有的核心業務——投資。
在中旗集團收購黑石集團的同時,中旗集團的全球區總裁剛在貴省、桂省、晉省和東北簽署了一大批的專案,累計要在這些地區投入超過四千億的資金用於產業建設。
這四千億的資金是整個中旗財團在支出,超過一百多家的集團公司同時投資,涉及到十多個產業鏈的上上下下。
中旗集團已經基本停止了收購國企的行動,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