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第2/2 頁)
朝的角色。
再接下來的是埃及這塊關係不明的屬地。埃及名義上仍是土耳其帝國的一部分,並且保留了自己的君主加提夫(即埃及王),但實際上卻處於英國官吏的專制統治之下。
埃及之後是與英國的關係更加曖昧的&ldo;盎格魯‐埃及&rdo;的蘇丹省,它是由英國政府與英國政府控制的埃及聯合治理。
更後邊的是一些部分自治的區域。有些原為英國所有,有的則不然。這些地方的立法機構由選舉產生,行政長官則由英國政府任命。這類成員由馬爾他、牙買加、巴哈馬群島和百慕達群島。
還有一些屬地由英國政府間接統治(透過殖民事務部)。這些統治類似於君主專制政體。這類地方有錫蘭、特立尼達、斐洛(這裡有一個委任的議會)、直布羅陀和聖赫倫那(有總督)。
最後是位於熱帶地區的廣大區域及原材料產地。這些地方都是政治上軟弱、民智尚未開化的土著部落。名義上是保護地,實則由英高階專員支配當地土著酋長(如巴蘇陀蘭),或者是由高階專員控制著專利公司(如羅得西亞)。這些地方有時屬於外交部、有時屬於殖民部、有時屬於印度事務部管理,如今大部分由殖民部管轄。
顯而易見,沒有一個機構,也沒有什麼個人還會把英國簡單地看成一個整體。它實際上是一個經過長期發展和拼湊起來的集合體,完全不同於以前人們所謂的&ldo;帝國&rdo;。它保證了廣泛的和平與穩定,這也是它能為大多數屬地所容忍甚至擁護的原因,儘管他的官吏暴虐而無能,儘管本土民眾對此漠不關心。正如雅典一樣,他是一個龐大的海外帝國,聯結帝國的是海上通道,它與外界的聯絡也仰仗不列顛海軍。如同所有的帝國,有發達的交通網路將各個部分聯合起來。16至19世紀之間,航海技術、造船業和蒸汽輪船的發展,使英國統治下的和平變成可能,然而航空運輸和迅捷的陸上交通的新發展,又使帝國的維持變得日益艱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