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第1/2 頁)
俄國、荷蘭和英國也接踵而來。一個擁有下關海峽的日本貴族出於義憤而西向外國船隻開炮,結果招致英、法、荷、美聯合艦隊的炮擊,炮臺被摧毀,武士也被驅散。1865年,停泊在大阪的各國聯合艦隊終於迫使日本批准開港通商的條約。自此,日本的國門被開啟。
一系列的事件給日本人帶來的是深刻的恥辱,從此,日本以驚人的意志與智慧在文化與制度上趕上了歐洲列強。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像當時的日本一樣如此大步前進。1866年,日本還停留在中世紀階段,一副極端浪漫的封建主義圖景。然而,到1899年,日本已是一個完全西化了的民族,能和西方最先進的國家相媲美。日本徹底擊穿了亞洲必然落後於歐洲的偏見,並使歐洲的進步歷程相形見絀。
本書無法詳述1894年-1895年的中日戰爭,儘管這次戰爭向我們展示了日本西化的程度。當時的日本已有足夠強大的西方化的陸軍和一支小而精的艦隊。日本的興盛,雖已使英美將其與歐洲列強同等對待,但其他諸強卻仍做著尋求另一個印度的好夢,對日本知之甚少。俄國經由滿洲直取朝鮮。法國早已在東京和安南一帶站穩腳跟,而德國則虎視眈眈尋求新的屬地。結果是三國聯合干涉、阻止日本從中日戰爭中獲益,日本在戰爭中精疲力竭,三國則用戰爭相威脅。
日本暫時退讓,以積蓄力量。不到十年,日本已恢復了元氣,發動了對俄戰爭。日俄戰爭開啟了亞洲歷史的新紀元,標誌著歐洲獨霸世界的時代已經結束。當然,俄國人在這場離他們半個地球遠的戰爭中是無辜和無知的,有遠見卓識的俄國政治家也反對這次愚蠢的出兵。但一批經濟冒險家,包括大公,教皇的堂兄,都圍繞在沙皇周圍。他們已經下了賭注,深信掠奪滿洲和中國必會成為功臣,因而決不能忍受從這一地區撤退。於是日本大軍不斷運抵旅順口和朝鮮,而大量俄國的農民也透過西伯利亞鐵路源源不斷地開赴前線,戰死在遙遠的沙場。
俄國不僅僅指揮不利,還剋扣軍餉、補給不足,造成海上和陸上戰爭的失敗。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繞半個地球經非洲趕來,卻在對馬海峽全部被殲滅。俄國人民因這次無理的、遙遠的廝殺而掀起革命,迫使沙皇停止戰爭(1905年)。俄國把庫頁島南部歸還給日本,這是俄國30年前強佔的土地。俄國也從滿洲退兵,把朝鮮讓給了日本。歐洲對亞洲的入侵停止了,其侵略觸角也開始收縮。
第50章 1914年的大英帝國
在這一章中,我們將粗略介紹一下1914年的英國的各個組成部分,以及由輪船和鐵路維繫的帝國中各個不同組成部分有怎樣的不同性質。英帝國曾是現在也是一個十分獨特的政治聯邦,此前,還從未有過類似的政治形式。
這個聯邦中,居於首位和核心的是不列顛聯合王國的&ldo;君主共和國&rdo;,包括愛爾蘭(雖然這點違背了相當多的愛爾蘭人的意願)。英國國會由英格蘭和威爾斯、蘇格蘭及愛爾蘭三個議會聯合而成。由國會多數決定內閣首腦的人選,政府的性質及其政策。政府的決策多出於國內政治的考慮。內閣實質上就是帝國最高行政機關,決定戰爭與和平,凌駕於帝國其他部分之上。
大英帝國中,以政治重要性排序,位於不列顛之後的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芬蘭(英國最早的屬地,建立於1583年)、紐西蘭和南非的君主共和國。這些國家實際上都是獨立自主的自治領,與大不列顛結成聯盟,每處都有英國政府派駐的國王代表。
接下來的是印度帝國,它是由大莫臥兒帝國擴充套件而成。包括其附屬和&ldo;保護國&rdo;,其範圍一直從俾路支斯坦延伸至緬甸,包括亞丁在內。在帝國中,英國國王和印度事務部(由國會控制)扮演著原來統治這裡的土庫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