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3/7 頁)
以善良。他想試試,她的善良到底有多少?
後來的事證明,她和他不同。她的善良是本性,與出身無關。
本想放過她的。
然而今日聽到她和三皇兄之間的愛恨糾葛,李霈改變了念頭。
他因三皇子生母來到這人世,被父皇厭惡、受五皇子欺辱。
而她,偏偏都得這三個人喜歡。
事情又變得有趣了。
只可惜,她居然快忘掉他。
少年懶懶輕嘆。
“看來,得重頭再來了。”
三皇子果真去查了,陳卿瑤暗中丟擲幾處線索。但殷貴妃母子沒那麼容易被離間,這只是個懷疑的種子。
不日後,是上巳。
眾妃嬪皇子齊聚樂遊苑。
李霈自然也在。
離京兩年,他如今長成個俊美出挑的少年,又得建康王青睞,雖因出身註定只能當個王爺,但也算脫胎換骨。
暗中替殷貴妃做事的一名嬪妃欲離間陳卿瑤與皇帝,笑道:“聽聞陳淑儀曾對九殿下多有關懷,方才,臣妾還聽到九殿下喚陳淑儀‘阿姐’呢。”
皇帝手持杯盞若有所思。
陳卿瑤心中冷嗤,笑道:“當年照應九殿下,是先皇后不忍,特地囑咐。九殿下重情,才一時忘了改口。姐姐和我也算長輩,怎能與小輩計較?”
那妃嬪仗著出身大族,有恃無
恐(),假借說笑道:九殿下年幼喪母(),身後又無母族,是個可憐孩子。不若就記在陳淑儀名下,阿姐變母妃,親上加親。”
滿殿眾人皆笑得尷尬。
誰料皇帝卻是看向陳卿瑤:“說來,卿瑤與他生母倒有幾分肖似,或許你們當真有母子情分。”
陳卿瑤悄然看向李霈。
少年安靜地坐在後方,彷彿與他無關,嘴角慣常彎起。
旁人都以為是說笑。
陳卿瑤卻清楚皇帝這是在懷疑她接近他的事。這幾年皇帝越發多疑,大病過後,尤其如此。他大抵是經那妃嬪提醒,想起佛寺那日的巧遇,懷疑陳卿瑤也和當年那宮女一樣,接近他是別有目的。
她自然能聽出來。
雖有更遊刃有餘的應對方式,但她刻意選了最保守也最顯愚蠢的一種,假作未聽懂,溫順道:“多謝陛下為臣妾考慮,只是此事得問問九殿下。”
她的單純和順從讓皇帝頗滿意。
但縱使她好拿捏,他仍不免懷疑這是陳氏一族的安排,為了提點陳家,皇帝還是點了李霈:“九兒你來說。”
李霈玩弄著椅子扶手,鴉羽似的長睫輕垂,壓下眼底冷意。
所謂的君父恩寵就是個笑話。
但給他選的母妃倒不錯。
他恭順道:“父皇為兒臣做長久計,兒臣謝父皇恩典。”
如此,陳卿瑤多了個便宜皇兒。
三日後,她得到了意料中的好訊息,三皇子得知此事,查得那日挑撥的妃嬪是母親的人,到殷貴妃宮中質問。
母子二人生了口角,但最終以殷貴妃“舊疾復發”止息。
陳卿瑤百無聊賴地往魚池裡撒下魚食,臉上笑容明媚:“我倒要看看,這個藉口能用多久。”
“何事讓母妃如此高興?”
她的笑凝固了,無奈輕嘆罷,陳卿瑤轉過身:“殿下怎來了?”
李霈很認真道:“按禮,每月十五,兒臣來給母妃請安。”
陳卿瑤屬實無奈。
“母子”二人隨意閒談了會。
陳卿瑤的貼身宮婢大驚失色跑過來:“娘娘,殿下!婢子從御花園回來,聽說五皇子墜湖,薨了……”
卿瑤又想起當年池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