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彼岸繁花落千年圖片 > 木匠皇帝161

木匠皇帝161(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三國:你管這叫文弱謀士?!從紈絝到擁兵千萬!精靈:新生智爺,從神奧出發重生斯菲亞:能群毆何必單挑暴打忍者,你管這玩意叫黃皮耗子女王陛下,其實我是北境霸主四合院:距離槍斃還有三天當雲天明穿成林如海立淵傳斬赤紅之瞳:我有寫輪眼四合院:我在夢裡為所欲為騎砍:從破落農莊開始

沒人發表反對的意見。

基於這塊土地上的、千餘年的羈縻邊遠疆域的異族經驗, 能參加小朝會的人都從心底裡認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的含義,也對這句話有著深徹骨髓之痛。

近一點兒的是建奴把遼東的百姓看成牛羊一樣的家產,遠一點的蒙古人何嘗不是把漢人當作兩腳羊。

還有最近的彝人、土人叛亂, 在這些叛亂中遭殃的漢人百姓,那都是不被當人的明證。

葉向高見無人反對, 抽出笏本往下念:“去年各省都在戶部的要求下, 再次進行了耕地和人口數量的普查。大明現有的人口數目已經是洪武四年的二倍半有餘。尤其是江浙、兩湖、兩廣孳生的人口數量為最。以省計算孳生人口數量總量超過了三倍。

四川因為在洪武年間有數次移民入川,成都府的人口數量已經是洪武年間的十倍以上。考慮到其起始基數非常小, 故不在此次的外遷百姓考慮中。

陛下, 臣綜合考量了地域、氣候適應等條件的制約, 以為把福建的人口遷徙去呂宋;廣東、廣西的百姓遷徙去安南比較適合。新元省的再遷入人口以江浙為主,同時可將山東、北直隸的百姓,考慮往遼東、朝鮮遷徙比較適合。”

這樣遍地開花的大規模遷徙,可是大明歷史上從來沒有的事情。

徐光啟站起來為葉向高背書。

“陛下,臣考察了近十年京畿已經江南的耕地產量與每年種植密度的關係。雖然像占城稻等好品種是能夠增加產量, 但是耕地的地力即便是有肥料補充, 對地力還是有影響。臣與戶部畢侍郎合作,在京郊的農莊挑選了三十傾耕田各三一做測試:同樣的熟田, 第一種是一年耕種一次, 第二種是收了稻穀之後種一次秋菜,第三種是一年耕種兩次, 即收了稻穀後再種一次冬小麥。

三種耕作方法做對比, 同樣將稻草根茬燒荒, 施加同量同種的肥料後, 第一種耕作方法,第二年的產量會比前一年增加三成左右,遠超過第三種的稻穀和冬小麥產量綜合。且收到的稻穀顆粒豐滿,食用的口感最佳,近半的稻穀可選做良種。

第二種耕種方法,出來的稻穀產量、口感都居中,但是其後種植的秋菜能夠滿足百姓冬日所需。收割秋菜後,予土地修養三個月,也是有助於恢復地力的。

前兩種耕作五年的總收入,超過第三種不停歇地連年耕種的產值。不僅朝廷容易在冬日裡徵集到足夠數量的河工,或整治水渠為來年的耕種做準備,或是去疏通各地的河道,就是百姓也能在冬日得到幾日休養。

所以臣建議朝廷在有足夠的疆域,可供百姓耕種、居住的時候,附議葉首輔從人口密集的地方,遷徙百姓去新的地方耕種。”

畢自嚴站起來向天子拱手,證明徐光啟所言非虛,然後就坐了回去。

葉向高向徐光啟點頭示意,表示感謝他對自己提議的補充,才繼續往下說。

“陛下,徐侍郎、畢侍郎從地力等長遠方面做考慮,臣主要是從長治久安方面考量的。

若沒有足夠的漢人百姓,即便再次重立了交趾布政司,一旦再出現黎氏那般心懷不軌之人物,還是會造成交趾乃至整個安南地區的動盪。甚至交趾布政司也會再度出現前次不得不撤銷的情景,令朝廷不得不重複投去軍力財力維持。

從長遠考量,為子孫百年計,在朝廷不可能繼續在安南駐重軍的情況下,臣建議恢復交趾布政司後,安南的居民以漢人百姓為主要族群方為上策。

故臣建議冊封為朝廷收復安南的功臣張之棖以侯爵;

冊封將呂宋成為大明一省、有開闢疆土之功臣孫承宗以侯爵。

冊封為朝廷增了新元布政司的功臣南居益以侯爵。”

葉向高

目錄
三國:從篡奪江東基業開始異世搬運工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