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3 頁)
&ldo;陛下,&rdo;方大人見皇上還沒吭聲,壓著懼意再度開口道:&ldo;此事,二楊均領略頗深,您若是想多過問,可以尋他們來諮詢一二。&rdo;
&ldo;好,&rdo;虞璁半天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咬牙道:&ldo;現在就把他們兩帶過來。&rdo;
楊一清和楊慎得知訊息的時候,都愣住了。
他們知道皇上銳意改革,但都沒預料到,皇上發起狠來對宗親也毫不客氣。
可是,此事一旦亂來,極有可能動搖國家之安危,畢竟藩王手頭都有鎮守的軍隊,如果皇上隨意裁剪開支,可絕對不像刪減光祿寺的冗官那樣輕鬆。
二人匆匆趕到了乾清殿裡,一瞥見皇上今天面前連個果盤都沒擺,就知道是真的動怒了。
&ldo;楊首輔,你跟朕講,如今這皇族俸祿是個什麼情況?&rdo;
虞璁寒意森森道:&ldo;什麼都別顧慮,直接說。&rdo;
&ldo;皇上切忌急躁,此事不可快刀斬亂麻啊。&rdo;楊一清生怕皇上氣昏了頭,先小心安撫道。
&ldo;直接說。&rdo;
楊首輔瞥了眼同樣神情複雜的楊慎,才嘆息一聲,將如今的情況一一道來。
如今景王、潞王在湖廣等地的莊田,就多達四萬頃,其他藩王的莊田,也最低都擁有兩萬左右。
各路皇族的俸祿都是由當地的財政收入支出的,但是皇族們瘋狂的生了又生,財政在這幾百年裡翻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ldo;你說多少?&rdo;虞璁冷冷道:&ldo;幾十倍是個什麼意思?&rdo;
楊一清略有些為難的看了眼楊慎,楊祭酒忙不迭上前一步,救場道:&ldo;比如山西晉王府,在開國時年俸一萬石,如今如要八十七萬。其他各封地也大致如此‐‐如果總的算起來,確實可能翻了百倍有餘。&rdo;
大明朝居然到現在都沒亡?
這都不破產倒閉?
虞璁愣是半天被氣的話都說不出來,心想難怪滿清的大辮子們能一路殺過來,還天子守國門‐‐國門都早就被這幫敗家玩意兒給拆了吧?
&ldo;近年來各地都頗有些焦慮,比如山西一年入庫一百五十二萬石,但光供養當地的王爺們,就要消耗三百一十二萬石俸祿。&rdo;楊慎揣摩著皇上的脾氣,又添了把火道:&ldo;若再不控制,恐怕舉全國之力,都無法滿足了。&rdo;
&ldo;好一群王子皇孫!&rdo;虞璁直接一巴掌拍在那檀木案上,罵道:&ldo;食祿而不治事‐‐食祿而不治事!!!&rdo;
自己這辛辛苦苦掙下來的國庫,是不是又要敗在這群蠹蟲的嘴裡!
雙楊神情拘謹,聽著皇上發了好大一通脾氣,只感覺地磚都在震動。
虞璁這時候連掀桌子走人的心都有了‐‐但是他發現這桌子他媽的太沉,根本掀不動。
等皇上差不多罵完暴躁完了,楊慎又跟楊一清交換了一個眼色,低聲道:&ldo;陛下,這還不是最糟的。&rdo;
虞璁直接癱在了龍椅上面,有氣無力道:&ldo;你繼續說。&rdo;
&ldo;這皇族,往往與鉅商勾結,壟斷山林礦土,連食鹽之販都橫加干涉以牟利。&rdo;楊慎回憶著自己被逐出京城之後的所見所聞,只嘆息道:&ldo;已經有很多老百姓,十多年沒有吃過鹽了。&rdo;
楊一清雖然心裡裝了這個事老久,可他顧忌著小皇帝才二十一歲,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如果真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