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雖然人在現場,卻感覺自己錯過很多(第2/2 頁)
。”
小道姑說得對,他赤膽忠心,小皇帝理應信他。
若是不信,就是小皇帝的錯,他會監督其改正。
張禎:“貧道等候將軍好訊息!”
有了小皇帝的詔書,不但能跟小皇帝形成事實上的結盟,還能免除“以子弒父”的惡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華夏封建倫理觀中,君臣關係大於父子關係。
換句話說,刺殺董卓是皇帝的命令,呂布奉令行事,沒有道德上的瑕疵,屬於忠君體國,大義滅親。
張飛再想罵他“三姓家奴”,就得先掂量掂量。
呂布哈哈大笑,又開始給她斟酒,“誅殺董卓之後,又當如何?”
張禎一揮手,“統領文武,肅清朝綱,安定天下!”
呂布飄飄然,“好!”
張禎:“但將軍不可當董卓,要當名留青史的忠臣!”
呂布:“哈哈,某不願當董卓,只願當霍去病!”
張禎怔了怔,隨後笑容更為燦爛,“霍去病?好志向!”
沒想到啊,呂布的偶像竟然是霍去病。
跟她一樣。
兩人說得熱火朝天,高順和張遼面面相覷。
他們雖然人在現場,卻感覺自己錯過很多。
誅殺董卓,這是何等艱難、何等兇險的事情!若是失敗,死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全族。
將軍和張禎怎說得這般輕鬆?
就像大功已經告成似的,自說自話的開始籌劃未來!
還真是一個敢說,一個敢信。
張遼不得不開口戳破他們的美夢,“將軍,董卓還未死。”
就算董卓死了,朝中也有別的大臣,不是將軍一個人說了算。
呂布眉頭微皺,“讓他再活幾日。”
別人殺董卓,未必能成,他卻有七八分把握。
張禎提醒道,“王司徒那兒,將軍不可屈從,也不可交惡,事成後再論。”
王允也不是沒有才幹,只要不讓他登上過高的位置,就能保持平常心,做一個司徒該做的事兒。
呂布:“我自有道理。”
怎麼應付這些人,他很有經驗。
只要面無表情,他們就會以為他心有成算,不敢輕舉妄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