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華夏衣冠(第1/2 頁)
“五千年啊!這禮法實在太重!太重!!壓得人喘不過氣,揹著如此重擔,向前也只能是奢談!”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文淵閣內只聽得到眾人的心跳,再無其他一點聲響。
禮法森嚴,維護統治的同時,也束縛了人心!
當大明帝國舉足不前時,在歐洲,在大洋的彼岸,那裡卻有不一樣的變化。
漫長的,死氣沉沉的中世紀,開始支離破碎,教皇和國王忙於戰爭,許多的城市贏得了喘息機會,在牢籠的統治中脫離了出來。
他們購買了自治權,組織了城市法院和市政廳,所有人都堅信能用自己的頭腦創造財富,用財富換來尊嚴與自由。
“城市的空氣能使人自由”這是與大明同一時期,歐洲大陸最真實的寫照。
儘管漫漫的長夜使人絕望,但就在這望不到底的黑暗中,人性自覺的萌芽,在銅牆鐵壁社會的縫隙裡像黴菌一樣地生長,摧毀了日漸腐朽的統治,歐洲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誰都無法想象,楊一清在朱厚熜口中得知這一切,心中是如何的震撼,是怎樣的無奈。
朱元璋曾經說過,“山河奄有中華在,日月重開大宋天”,山河大地應該恢復華夏民族的氣息,時機來臨時要重新光復大宋的天下。
可大明,在某種程度上,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
毛紀開口了,打破了此刻沉寂。
“史鑑鑿鑿,古今王朝興衰,處處可查急於求成之典,史筆如刀,今日你我之不作為,就將成為千古罪人!”
“任你巧舌如簧,我毛紀,誓死扞衛禮法正統!”
他作勢就要往文淵閣外衝去,楊一清長嘆一聲,枯瘦的身軀也只能擋在他身前。
他雖然不理解毛紀,但他尊重對方的信念,在這個時代,對於歷史有著這樣執著追求的人,不多了。
楊廷和伸手拉住毛紀,無聲地搖頭,示意對方先等等。
他面帶凝重之色,正了正頭冠,問道:“陛下,要怎麼改禮?”
“適時而變,因時而為,順勢而行!”楊一清擲地有聲,言語中油然而生自豪之感。
“你個老滑頭,說明白點。”王瓊嗆聲,一張臉黑了大半。
楊一清無奈苦笑,朱厚熜交給他這個任務,實在非常人所能完成,和一個嘴炮對陣就罷了,他面對的,可是大明朝最頂尖的幾個大腦。
他如實將朱厚熜的表達,向在場眾人轉述。
楊廷和麵帶了然之色,輕撫鬍鬚:“如此說來,這禮法也不是即刻就變,陛下依舊要徐徐而行,最先動的,是日常禮節。”
楊一清深以為然,點頭表示贊同,但他接下來的話,卻如冷水入滾油,焦炭投冰泉,讓他們一時愣在原地。
“陛下,要約束跪禮!”
“什麼?”
北海碧波萬頃,萬里玉宇澄清,王陽明神采攝人,大聲道:“民不跪紳,不跪官,下官不跪上級,弱者無需跪強,天地君親師之外,無需跪拜!”
朱厚熜猛然轉身,輕笑道:“先生,錯了!若干年之後,跪禮為心所發,不為禮法所限,為君者,也當遵禮!”
王陽明瞳孔微縮,張口欲言。
朱厚熜自語道:“天子,上天之子,當禮遇上天!”
王陽明才長舒一口氣,實在是朱厚熜的想法太過石破驚天。
朱厚熜心思,若干年之後不拜我,可百年千年之後,難道不拜萬壽帝君?
他有這個自信,內外兼修,於人間煉大丹,白日霞舉。
朱厚熜目光一轉,看向了迎面而來的麥福,朗聲道:“先生,我們該去見一見大家了。”
北海閣樓內,各家勢力端坐一側,郭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