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第2/3 頁)
缺方面,終究未能得到解決。&rdo;
燕清微微抬手,把另外一疊公文也推了過去:&ldo;伯符公瑾這幾年裡,可不只是給我練了一支暫時派不上用場的水軍啊。&rdo;
早在諸侯紛戰的春秋時期,就有修建鴻溝的軍事舉措,對於燕清早早提出的這一概念,孫策和周瑜自然也不陌生。
照燕清的蝴蝶效應發展下去,是不可能再出現一個隋煬帝來擴修出京杭大運河了。
然而開掘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是能造福無數人的意義深遠,自是越早越好。
況且在他的和平奪權的計劃之中,戰事間的間隔可不短,除了徵討一直欺大漢羸弱的異族外,正好拿來搞一些大工程。
燕清是謀劃已久,可對在座的另外三人,就是莫大的震驚了。
他們皆是目光長遠,聰明絕頂之人,如何看不出這項需要聚合無數人力的工程固然龐大艱難,可一旦做成之後,就是樁不折不扣的功在當代、利在萬秋的偉舉?
相比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作祟的海運,利用運河進行漕運的優勢,可謂數不勝數。
尤其自家主公還提到,這可是許多年前,他派出孫策周瑜那些毛頭小子如兒戲一般訓練一隻不知何時才能派上用場的水軍時,就已產生的念頭。
主公竟是早從那時起,就已想到今日的光景了!
與興奮起來的郭嘉、和皺眉細忖可行性的賈詡不同的是,荀彧在佩服欽慕之餘,又忍不住輕輕嘆息。
想到坐在帝位之上,卻只為一些意氣之爭,就發動戰事的天子……
荀彧內心就禁不住五味雜陳。
燕清被荀彧複雜的目光掃到,不由不自在地輕咳一聲,卻是想岔了,微赧地坦白道:&ldo;當然,在修好之前,還是得勞煩冀地的程刺史,多接濟一下窮苦的幽州兄弟了。&rdo;
荀彧:&ldo;……&rdo;
方才還微皺著臉,在心裡猛翻帳簿的賈詡倒是暗鬆口氣‐‐不是讓豫州單獨出糧供養就行。
唯有郭嘉宛若未聞,只一昧翻看資料,津津有味。
孫策和周瑜按照燕清要求,耗用數年時間整合出來的資料何其多,具體得商議個三天三夜,怕都說不完。
燕清正樂得集眾人之智,跟他們磋商細節,於是接下來的這近一個月裡,勢中最核心的四人都窩在這書房之中寸步不出,吃喝睡都在裡頭,全程還精神亢奮得毫不嫌累。
要不是燕清怕他們折騰壞了身體,夜深了親自下命,逼迫他們上軟塌小憩,只怕他們都不捨得闔眼。
只有一點,被四人從頭到尾,都很默契地略過不提。
這條修建之後、就將連通南北兩極、甚至銜接江河海的大運河,距真正應該位於核心的帝都洛陽,可偏離了成千上萬裡。
倒是親密地環繞住了豫州的治所‐‐許縣。
畢竟運河流經的地域象徵著繁榮,一旦涉及到轉移經濟和百姓活動的中心,就十分敏感了。燕清期間一直有隱蔽地留意荀彧的神色,確定看不出任何端倪來,才漸漸放了心。
倒不是他刻意透過此事試探荀彧的態度,而是他就算再大方不計較,也沒胸襟寬廣到自己出錢出力,還把這重要的運河修到跟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洛陽一地去的地步……
要是以後有條件,他倒不介意修個四通八達,把洛陽也包括在內。
然而憑目前的能力,不好意思,他也只能顧得上眼前的了。
燕清一直跟肱骨謀士們呆在書房裡不出來,終於睡飽了的趙雲撲了個空,問清楚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