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2/3 頁)
內行的結果,只是表示自己的無知。單純的無知倒還可以救藥,只要虛心地多讀書,改正一下頭腦,知識倒也會積蓄得起來的。假使在無知之中再加上敵愾,敵愾而且很強,巍巍乎儼然一個大權威那樣,是的,那才是很有問題的!在今天看來,殷、周是奴隸社會的說法,就我所已曾接觸過的資料看來,的確是鐵案難移。&rdo;
最後,郭沫若以恐龍與蜥蜴作比喻,謂原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以李濟、董作賓為代表的舊的、資產階級學者們的&ldo;時代老早就過去了,這和爬蟲時代一去不復返一樣&rdo;。
郭沫若與董作賓的恩怨(3)
郭氏的戰鬥檄文雖沒有毛澤東後來出版的&ldo;雄文四卷&rdo;(郭沫若語)威力巨大,但同樣在社會特別是學術界引起了強烈震動。天下士林聞風而動,藉機賦詩撰歌以迎合其趣味者紛至沓來。其聲之遠播,其勢之喧騰,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學界文人中鮮有其匹。更有好事者如中科院考古所的殷滌非輩,將郭、董二氏相提並論,說道:&ldo;郭沫若院長的論述之所以正確,就因為郭院長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指導下,是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基礎上進行考古研究的。……而董作賓與此完全相反,他只是準備殉葬,所以是腐朽和荒謬的。&rdo;緊接著,&ldo;殷的殉葬者是奴隸,商、周是奴隸社會&rdo;這一&ldo;鐵案&rdo;,在大中小學生教科書中連篇累牘地大規模出現,郭沫若之說遂成為牢不可破的鐵板一塊,大有撼山易,撼郭氏&ldo;鐵案&rdo;難的威勢。
就在學術界為郭氏理論歡呼雀躍之時,也有幾個不識時務的硬骨頭,或稱長著花崗巖腦袋者,如同被壓在五行山下的孫悟空,總是縮在山下伸頭露頭,於掙扎抗爭中發出幾句異聲。與吳金鼎同時出生於山東安丘縣景芝鎮,且兩家只有一河之隔,抗戰前就讀於清華外語系,時為中科院編譯局編譯員的趙儷生,受家鄉綠林豪傑行俠仗義等英雄業績薰陶和影響,以&ldo;憤青&rdo;的姿態動起了肝火。趙儷生晚年出版的回憶錄《籬槿堂自敘》,曾提到與郭沫若交往的一段歷史,為陶孟和與吳有訓打抱不平,前文已經述及。
趙儷生文章又說:
另一場衝突是為了我請他寫的一篇文章,題目是《蜥蜴的殘夢》,文中不點名地罵了董作賓和郭寶鈞,說這樣的人只好到臺灣去&ldo;殉葬&rdo;。這一下,我們犯難了,董是去了臺灣,罵他&ldo;殉葬&rdo;關係不大,可郭還在考古所任研究員,這樣罵合適嗎?我就問能否改一下?郭沫若很不客氣地說,&ldo;你們嫌不好,給我拿回來,別的報刊會要的!&rdo;沒有別的辦法,&ldo;原樣照登&rdo;就是了。我的氣越憋越厲害,當時才三十二三歲,火氣盛,就接連寫了三封信:辭職!當然,郭沫若也不是吃素的,叫人交給我一張便條:&ldo;編譯局編譯趙儷生三次請辭,礙難再留,應予照準。郭沫若&rdo;。這樣,我這一輩子跟&ldo;創造社&rdo;的兩員主將各碰了一下,但都是以鄙人的失敗而告終。我失敗了,但精神是愉快的。
趙文所說的吳有訓原是清華理學院院長,繼陶孟和之後出任中科院副院長。於立群乃郭沫若人生道路上最後一位夫人。創造社兩員主將,指的是郭沫若與成仿吾。趙在《籬槿堂自敘》中,還有過一段對成仿吾的描述,篇幅較短,不妨轉錄大意如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