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頁)
信王趙榛的要求,繼續與他交易。
郭雲山同時要求,如果趙榛給他交易的鏡子都是一尺以上的話,那立時就陸續會把足夠兩百萬人吃一個月的糧食送上來。現在川蜀、閩浙一帶沒有匪患的地方都收成不錯。大商們召集了壯丁鏢師,武裝運送糧食到河東南路,換取珍貴無比的大鏡子
這是大事,但是諸葛英想了想,本來這種事是一定要問過趙榛的。可她再想了想,卻是一咬牙,先應了下來。她要看看,趙榛到底有多重視她。兩塊信王軍佔領地已經連成了一片,總帥府就在真定,諸葛英的這套班子遲早要與真定總帥府所兼併在一起。到時候,身為女子的諸葛英還有沒有位置還是兩說。所以諸葛英想看看,自己倒地對與趙榛擁有多達的重視和賞識。
諸葛英除了讓青石城裡的鏡子工廠生產大鏡子與大商們回易外,還派精明能說之人為使,到江南杭州越州等地去找高宗趙構,然後向趙構請封信王為河東路兵馬大元帥。
這樣一來的話,那趙構一旦封了信王趙榛為河東路兵馬大元帥的話,信王軍也可以名正言順的控制河東地區。其他官方勢力,比如說張浚,就算是來了,也必然會俯首帖耳不敢擅動的。
到時,至少信王趙榛是不用再想著,萬一張浚領軍前來,該如何面對張浚的軍隊了。當然,這不是沒有代價,諸葛英授意屬下,他們表示願意分擔趙構皇帝的壓力,與金兵進行決戰。那名信王軍口才好的官吏得了令,立時就出發了。
事後,諸葛英才把這個情報回報給了趙榛。出乎意料的是,趙榛沒有責怪諸葛英,他大大的表揚了諸葛英,並同意了此點。諸葛英身邊都是趙榛的人,諸葛英做上面決定,趙榛能不知道麼?當然知道。
其實,趙榛是刻意要提升她的決斷的權力,看看她到底能有多大的本事。到現在為止,趙榛覺得,這個女人比自己做的要好。之說以要培養這個女人,就是因為她兵法上很有一套,兵法強,則在管理上也有其強悍有能力的一面。
對於總帥府,其實趙榛也並不是全盤託付自己的權力,那裡有諜戰部負責人張可濤的手下人暗中替趙榛送信,以防有人背叛,或有錯誤的決策。不是趙榛不相信人,能直接將好大的權力交給總帥府,就是相信總帥府的人地,但是人心隔肚皮,趙榛無法全盤相信罷了。
在使者南下的時候,諸葛英緊急著從各地和中條山青石城中調來了一批的糧食和肉食,到了給信王軍親衛軍與岳飛的中軍各部大軍勞軍。因為要過年了。
過年的時候,百姓們都守在家裡,時間一到,百姓們就會出來,沒錢的敲鍋擊瓦,有錢的放炮竹,反正都是發出聲響,驅趕年獸,吃好的穿新衣服,以此來歡慶新年。
趙榛對年很重視,他下了明令,給總帥府與諸葛英這個小中樞都下了命令,讓軍隊都能吃上好的。
得到命令的諸葛英也是很注意這條命令的,便調來了五百頭牛,兩千只羊還有一批麥子和稻米。
歷代中原國家的軍隊往往不喜歡嚴格的訓練,其關鍵原因就是上面不喜歡給士兵們吃好吃喝。他們要求士兵吃普通食物就成了,很多計程車兵是吃糠喝稀,這讓士兵們怎麼可能訓練呢。趙榛是現代軍隊過來的,當然會注重軍隊的訓練。
在信王軍,軍隊或者有武裝力量的人,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正牌子的正規軍,戰鬥力強的一塌糊塗,完全都是按照特種兵訓練出來的精英。經過幾次見血和廝殺,陣亡上一些人後,就是一支能擊敗同樣數量金兵的強兵悍將。
現在,在趙榛的手下,這樣的軍隊就是兩萬親衛軍、三萬王勁的禁衛軍、五萬大帥岳飛部的中軍、五萬左副帥趙邦傑部的左軍以及五萬右副帥馬政部的右軍,總計二十萬正規軍軍隊。當然,還有十萬後軍,這是屬於側王妃趙青兒統帥的,都是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