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2 頁)
只知那晚回府後,闔府上下皆在談論。
這滿大都無人不稱讚一句溫婉的定國公府大夫人同大老爺大吵了一架。
桑竹一面替周嫻剝著小廚房裡剛出爐的糖炒栗子,一面說著從別處丫鬟裡打聽到的訊息:「聽說大夫人和大老爺吵得可嚴重了。」
「大夫人院子裡的水芝嚇得在在小廚房呆著不敢回去,說是就沒見過大夫人這麼疾言厲色過。」
「也不知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一向溫言軟語的大夫人氣成這樣。」
周嫻捻起一顆栗子,學著之前大哥同二哥打鬧時豪邁吃著花生米的樣子,隨意的往面前一扔。
可到底不熟練,準頭不夠。
栗子生生的砸在周嫻鼻尖後滾落在地。
不過也幸好準頭不夠,這栗子若是噎著可不得了。
不知怎的,又想起今日在宮中,那顆砸向她的棗子也是這般在地面上咕咚滾動著。
周嫻揉揉鼻尖,側身瞪著旁邊憋著笑的桑竹,過了那陣痛感才堪堪開口岔開話題,想要讓人忘記這個讓她出糗的事。
「我知道,準是因為大伯孃太喜歡大伯了。」
「大伯孃今兒個告訴我的,像娘親和爹爹那樣整日爭吵,就是因為娘親太喜歡爹爹了。」
桑竹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卻又說不上哪裡不對,只得模糊著點了個頭,專心替周嫻剝著栗子。
大房院內。
「夫君當真心意已決,要嫻兒嫁入皇家?」
「夫君可有想過,嫻兒是否想要進宮。」
「嫻兒這般,怎坐的上那個位置擔得起那份重任?。」
周伯景不耐煩的撫了撫鬍子,對一向溫柔如水的妻子今晚一反常態的作為感到不勝其煩。
到底是個婦人,見識短淺。
「這與皇家結親,是頂頂好的選擇。」
「嫻兒如今年紀小定然是不懂的,可你難道不明白?這樁親若是成了,於我周家,於嫻兒,都是大有裨益。」
王怡君聽著這兩日來不止一次聽到的回答,驀然跌坐在椅子上。
可若皇家想結親的,只有這周家,嫻兒又該如何?
今日在永寧宮內,皇后倒是給了她準話,允了嫻兒太子妃的位置。只要等到嫻兒年紀合適,就為兩個孩子舉行大禮。
話倒是聽著沒錯,可王怡君總覺得有些不對。
皇后的意思就好像,是不是嫻兒不重要,只要是周家的女兒就行。
她望著那忽明忽暗的燭火。
不知是在透過這光影,看誰的人生。
「皇后娘娘今日吩咐,嫻兒如今年紀小,活潑些也無妨。」
「若是將來入了皇家,這規矩禮儀可是一項不能少。」
周伯景並未在意夫人這過於冷淡的語氣,視線依舊落在手中的書本上,吩咐著:「那是自然。皇家重禮儀是好事兒,嫻兒多學些規矩也沒錯。明兒你去看看有無年滿出宮的教養嬤嬤,嫻兒也該學起來了。」
「家中學堂嫻兒也不用去了,不過是些姑娘家學的詩詞歌賦,附庸風雅足夠,可要論起這太子妃的才學,這些是斷然不夠的,明兒起嫻兒就由我親自教養吧。」
「這雖說後宮不可參與前朝大事,可不代表可以對此一竅不通,必要的時候能從旁輔佐太子殿下也是好事。」
若是能在太子殿下憂心國家大事的時候替他分憂解難,那殿下必然會對嫻兒,對周家高看一眼的。
許是想要緩和一下之前的氣氛,周伯景抬起頭看著王怡君,少有的說起了好話。
「女紅刺繡這等事,嫻兒學個皮毛就夠了。倒是這管家之事,還望夫人多多督促嫻兒,待嫻兒他日登上那尊貴之位,也好打理宮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