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三、黨內關於人民民主與蘇聯模式的爭論隨著全國的解放,大批旅蘇波蘭共產黨人陸續回國。波蘭工人黨內關于波蘭今後發展道路問題上的意見分歧日益明顯,形成了&ldo;國內派&rdo;同&ldo;莫斯科派&rdo;之爭。以哥穆爾卡為首,由澤。克利什科、伊。洛加‐索文斯基、馬。斯彼哈爾斯基等人組成的&ldo;國內派&rdo;
,主張根據波蘭特點,走人民民主的道路。以貝魯特為首,由耶。貝爾曼、希。明茲、羅。薩姆布羅夫斯基等人組成的&ldo;莫斯科派&rdo;
,強調蘇聯模式的變普遍意義,要求在建國後迅速消滅資本主義、改造小商品經濟,建立單一的社會主義經濟。這種分歧明顯地表現在1944年12月6日至13日在華沙舉行的波蘭工人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明茲稱波蘭的人民民主制度是不同於&ldo;其他一切資本主義的1944年波蘭資本主義&rdo;
1。他要求按蘇聯模式消滅資本
1引自耶。雅蓋沃:《通向社會主義的波蘭道路》,1984年華沙版,第111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74
主義和小商品經濟。
哥穆爾卡等駁斥了上述不顧波蘭歷史傳統和民族特點的左傾教條主義觀點。他說:&ldo;目前我國具有人民國家的性質,最重要的任務是堅定地沿著人民民主的路線走下去&rdo;。
1
波蘭工人黨&ldo;一大&rdo;批准了哥穆爾卡代表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透過了政治決議和經濟決議。人民民主道路為全黨所接受,成為全黨的行動綱領。一屆一中全會選舉哥穆爾卡為總書記。
1946~1947年,以波蘭工人黨為首的民主陣線在全民投票和立法議會的選舉中獲得勝利,資產階級反對派遭到失敗。
&ldo;誰戰勝誰&rdo;
的問題在政治戰線上獲得解決。
在波蘭工人黨內,又出現了對&ldo;波蘭道路&rdo;的爭論。明茲等人把商品經濟和市場視作禍害,要求消滅由三種經濟成分組成的混合經濟,建立單一的社會主義經濟。在政治上,明茲等人要求建立蘇聯式的一黨制和無產階級專政。他們的言論再一次受到哥穆爾卡的批評。
1948年,國際冷戰形勢的發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變化,導致了波蘭工人黨黨內危機的發生,以貝魯特為首的黨內教條主義者,在外部力量的幫助下,終於在1948年八九月中央全會上,推翻了總書記哥穆爾卡的領導,拋棄了工人黨&ldo;一大&rdo;
確立的根據波蘭特點制定的人民民主路線,全盤接受建設社會主義的蘇聯模式。
1948年8月31日至9月3日,波蘭工人黨在華沙召開
1同上書,第117頁。
8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中央全會,由貝魯特作《關於黨的領導右傾民族主義傾向及其克服辦法》的報告,中央全會透過了《關於黨的領導右傾民族主義傾向及其克服辦法的決議》。
哥穆爾卡的&ldo;右傾民族主義錯誤&rdo;的主要罪狀有兩條:第一,他反對建立共產黨情報局,對蘇聯共產黨和蘇聯持不信任態度,對蘇聯共產黨和南斯拉夫共產黨的爭論採取調和妥協的態度;第二,他提出&ldo;通向社會主義的波蘭道路&rdo;
,沒有說明它是&ldo;建立在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基礎上的共同道路&rdo;
,他還反對1948年6月情報局關於農業合作化的決議,對農村階級鬥爭熟視無睹,實際上是助長了資本主義因素。
中央全會解除了哥穆爾卡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