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第2/2 頁)
貨膨脹、物價上漲和失業,使多數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加上社會秩序的混亂和刑事犯罪的激增,使東歐各國人民開始冷靜地思考問題,重新評價戰後的44年。
第一節 東歐各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成就
東歐各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無法否認的,其主要成就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確立了社會主義政治和經濟制度。
b東歐國家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不像俄國那樣,經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激烈的國內戰爭,而是在蘇聯軍隊戰勝法西斯德國軍隊的基礎上,在反對德國法西斯佔領者的民族解放戰爭和民族起義的勝利基礎上逐步建立的。由於參加民族解放戰爭和民族起義的有工人階級、農民、小資產階級和親西方的資產階級,多數國家在194~1944年建立的政權不具有社會主義性質,而是幾個階級的聯合政權。在這個聯合政權裡,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進行著激烈的鬥爭。
1947~1948年,兩個階級和兩條道路的鬥爭,以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的勝利而告終。從此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其主要特徵是確立了共產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436
領導地位和馬克思列寧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指導地位。
憑藉政權的力量,東歐國家在194~1944年實行的土地改革和工業國有化的基礎上,實行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合作化。到60年代,基本上建立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其主要特徵是建立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包括國家所有制和勞動者的集體所有制)
,消滅了階級和人剝削人的現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