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2/2 頁)
者的物質利益不夠關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這一時期國家採取了一些措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對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並沒有深刻認識,也沒有領悟勞動者的物質利益原則對國家經濟和政治發展的重要作用。儘管1946年國民收入比1942年增加了349%,但全國人均名b義收入卻比1942年低4%,水果、蔬菜的人均消費量也比1942年下降。農民的生活水平更是提高緩慢。在只存在單一的社會主義所有制(國營和合作社)
的商業和服務行業中,網點普遍減少,市場呆滯,給經濟和人民生活都帶來消極影響。
(五)
從對外關係來看,保加利亞的政治和經濟都日益具有封閉的特點。這個期間,保加利亞的對外關係被打上冷戰時代的烙印。
在1949年經互會成立和1944年華約簽訂時,保加利亞都是它們的第一批成員國之一。它同各成員國建立起最密切的政治和經濟關係。政治上它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站在一起,在1944年加入聯合國以後更是如此。
經濟上它完全納入經互會統一協調的軌道,從原料供應到市場銷售的封閉性日益完備。另一方面,它同西方國家的關係日趨疏遠,不但在1940年與美國斷絕外交關係,而且同英、法的關係也較冷淡。這一局面是當時國內國際條件所決定的,但對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並不有利。
直到60年代中期,這種嚴密的封閉局面才開始改變。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112
第六章
阿爾巴尼亞照搬蘇聯模式
第一節 爭取把阿爾巴尼亞建成為農業工業國的&ldo;一五&rdo;計劃(1941~194)
一、朝蘇聯模式邁出的第一步‐‐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情報局關於南斯拉夫問題的決議發表後不久召開的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次代表大會(1948年11月8~22日)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