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唐氣象特展高畫質圖片 > 第11章 李世民與魏徵

第11章 李世民與魏徵(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洛克王國:霸道牛姐愛上我!HP:掠奪者們有被迫害妄想症狼人殺,天梯榜之戰我在甄嬛傳裡奮鬥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假如李蓮花可能快穿之路只只,開心些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

在中國長達五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君臣關係是關乎王朝興衰的大事。君臣關係健康,國家往往強盛;反之,就會走下坡路,甚至滅亡。

歷史上有過許多這方面的案例,最為著名、流傳最廣的當屬初唐時期李世民與魏徵這對君臣了。

唐太宗的繼位方式雖說不太光彩,但任誰也無法否認,他是一位難得的優秀帝王。在他執政的前十年裡,朝堂上基本沒有黨派之爭,文臣武將既和諧團結,又敢於批判,使得大唐在亂世中迅速崛起,不僅外邦臣服,而且國內輕徭薄稅,百姓幸福指數爆棚。

太宗為避免重蹈隋煬帝、以及東突厥頡利可汗的亡國覆轍,鼓勵臣子諫言,指出為政過失。在他的倡導下,湧現出一大批以民生為重、敢講真話的諍臣,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玄宗時期。而魏徵,無疑是其中佼佼者!

魏徵,字玄成,河北晉州人。早年投靠瓦崗軍跟隨李密,後又輔佐太子李建成,玄武門之變後歸入李世民麾下。先後擔任諫議大夫、尚書右丞、秘書監、侍中等要職。

他相貌平平,卻極富膽識與韜略,善於扭轉皇帝的錯誤想法。有時遇到太宗震怒,他也敢於直言進諫,且神色從容,堅持己見,太宗每每為之讓步。

太宗得到一隻鷂子,非常喜愛,時常放在胳膊上把玩。有次遠遠望見魏徵過來,急忙將鷂子揣於懷中。其實魏徵早看到了,為了避免太宗玩物喪志,他故意拉長奏事時間。等魏徵走後,鷂子早被捂死了。

還有一次,魏徵請假探家,回來時對太宗說:“他們都說陛下要去終南山,外面都已準備齊妥您又不去了,這是為什麼?”太宗苦笑著說:“開始朕確實有此想法,但一想到你的態度,朕就不想再去了。”

魏徵曾提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等眾多利國利民的好理念、好觀點,對李世民的施政行為產生了積極影響,促進了“貞觀之治”的形成。死後獲贈司空,諡號“文貞”,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01】勸阻封禪

封禪,是我國古代帝王前往泰山祭祀天地的重大禮儀活動。是古時君臣極為重視的國家級大型典禮,通常用於昭示太平盛世。太宗之前,有信史記載的封禪帝王僅有秦始皇、漢武帝和東漢光武帝三人。

貞觀四年(630年),李靖、李世積擊破突厥,大唐聲震四方,盛世氣象初顯;貞觀五年(631年),趙郡王李孝恭、利州都督武士彠先後奏請太宗封禪,均被太宗所拒。

貞觀六年(632年)正月,文武百官再次奏請,太宗這次雖予以拒絕,但內心卻很嚮往。在群臣的不斷慫恿下,太宗準備批准,魏徵卻堅持認為不妥。

太宗有些不高興的問:“你不願讓朕封禪,是朕的功勞不夠高?”

魏徵答:“您功高蓋世。”

太宗問:“是朕的德行不夠厚?”

魏徵答:“您德行深厚。”

太宗問:“是中國還未安定?”

魏徵答:“已然安定。”

太宗問:“是四夷還沒服從?”

魏徵答:“服從了。”

太宗問:“是莊稼沒有豐收?”

魏徵答:“豐收了。”

太宗問:“是符瑞還未降臨?”

魏徵答“已經降臨。”

太宗詫異的問:“那你為什麼不同意?”

以太宗的威嚴,如果換一個人,在這一連串的逼問下恐怕早已嚇得說不出話了。

魏徵卻從容應答:“陛下雖已滿足上述條件,但天下在隋末亂世後人口仍未恢復,倉廩仍不豐盈。您車駕東行,千軍萬馬相隨,僅保障這些人的吃穿用度,百姓就難以承受。”

“況且陛下封禪,遠方

目錄
抗日保安團超神:入侵地球?召喚穿越者降臨三國:偷偷發展嚇壞眾諸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