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2 頁)
易先生講三顧茅廬,他提到了魏略和三國志,出師表中的不同記載。魏略中講是諸葛亮主動去見劉備,席上未受重視,於是散席後勸諫用氂牛尾巴編帽子&ldo;聊以忘憂&rdo;的劉備,並獻上了和諧外來人口的好計策。而三國志,出師表都很清楚地說明是劉備三顧,才得諸葛亮相助的。
誰是正確的呢?
易中天先生一方面從歷史學角度推定三顧茅廬的確是可靠的,另一方面也沒有完全否定魏略的記載。
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猜想,兩件事可能同時存在,也就是說,可能歷史上是孔明曾經先去見過劉備,並獻過策,不過當時並未停留在劉備幕府中。但是劉備此後意識到了諸葛亮的才能,於是三顧茅廬,請出他為自己做事。易先生並拋開三國志先主傳中所說&ldo;凡三顧,乃見&rdo;的說法,猜想這個三顧,應該不是去了三回才見面,而是多次都見到了,經過幾次交談後,孔明才正式加盟。
僅僅是一個猜想,聽聽就可以吧?
應該說,易中天先生厲害就厲害在這裡,一個猜想的背後,有的是文章。聽他的講述,總感到易先生腦袋後面有條狐狸尾巴甩來甩去的。易先生和老薩不同,我寫東西,常常是有五分寫到十分。沒辦法,知識面的限制如此,而易先生,我覺得他講課,大約應該是有十分只講一二分的,求的是一個有把握。
有那麼嚴重麼?呵呵,看看這段分析猜想,我們大致可以看到一些易先生沒說出來的東西,如果有認識易先生的,可以和他核實一下,看老薩猜的是否準確。不對也沒關係,易先生又不是彩票,猜得對不對,都不會有人掛彩的。
比如,儘管相信三顧茅廬的真實性,易先生為何還會保留對魏略記載內容的可信看法呢,是因為它對細節的描寫太象真的麼?還是覺得邏輯上孔明作為荊州名士,參加劉備剛到荊州時期的招待會符合常理?我猜,更主要的原因在於羅貫中。
因為羅貫中曾經在三國演義裡面採用過這個情節,只不過把時間換到了孔明出山以後,和三顧茅廬沒有衝突。
羅貫中寫的不是小說麼?易先生會當回事兒麼?
我認為易先生恰恰會把羅貫中利用這段史料很當回事。原因是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時候,有個小小的毛病。大家都知道羅貫中的觀點是尊劉抑曹,所以劉備集團的很多出色事跡,其實根本不存在,是羅貫中安上的。比如關公斬華雄,孔明草船借箭,諸葛亮空城計等等,都是如此。然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這些事跡儘管不是劉備集團的,卻的確是當時的史實,只不過主角另有其人,比如關東聯軍的確殺死了華雄,不過下手的是孫堅,草船借箭的確發生過,在船上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空城計,則是魏延的傑作。利用並裁剪真實史料,使它適合自己的中心思想,是老羅的拿手好戲 – 仔細看三國演義會發現他習慣使用&ldo;真實的史料&rdo;來裁剪,而很少生搬硬造。
那麼,易先生看到這部分時候肯定會琢磨 – 怎麼看著眼熟呢?和空城計,草船借箭寫法上一個調調阿。把魏略這段史料改頭換面,很符合羅貫中的一貫風格。說明羅貫中對這段史料,也是持較為信任的態度的,至少是把它作為真實的史料來看待的。。。
羅貫中比我們離三國近四百年,而且絕對是三國大家,他對於這段魏略史料的看法,我想對易先生是有影響的,堅定了易先生對這段史料可能真實的看法。 – 比別的教授給他的意見還影響大,因為沒有哪個教授敢說我比羅貫中還懂三國的。
其實,這一段裡面易先生沒有講出的內容還有很多,比如,為何認為劉備可能沒有當場留下諸葛亮,還要去追,去顧?放在別人身上不合理,放在劉備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