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第1/2 頁)
「嗯~再看看。」明白王林的意思,倘若此次『不識時務』拒絕四皇子的拉攏,有劉繼堯在,太子那裡的路多半是被阻斷了,將來無論誰登基都不會有好果子吃,比那些普通的中立派下場還要慘。
既然做出了決定,譚璇自是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但那種悲慘的下場任誰也不會想要,早之前他在心中已將站在哪一方的結局想個透徹。
自己與田昀和不一樣,當今聖上若不出什麼變故,再執政十幾年完全沒有問題,到那時經過宦海沉浮的老臣,說不定看到朝局不對勁已提前幾年致士了。
但十幾年後,他們這一輩正處在仕途的鼎盛時期,上有老下有小,若站錯隊,不但自己遭殃,連家人也跟著受罪,綜合考慮持中立態度,並不是自己最佳的選擇。
可按照當下情況,不管是選擇四皇子還是太子,都比保持中立下場還要差火,保持中立至少在皇帝執政期間,自己堅守職業操守加上舅父在朝中的人脈關係,政治生涯不會太過艱難,一旦蠢蠢欲動,最先收拾你的除了皇帝,還有其它一方的官員。
至於最後站誰,其實譚璇心中隱隱有個想法,旦看那人今後如何漸漸顯露鋒芒,是否有意招攬。
王林聽其頗有深意的回了句再看看,眸光閃了閃,忍不住多看他幾眼,想讓譚璇再進一步透露些想法。
可對方卻故意將話題引開:「文瑄此次倒耐得住性子,拘平江那麼久也沒見趕來,果真是娶了媳婦,把我們都拋到腦後。」
「想必快了吧,最遲會與阿曄一起,還有阿杭,差點將他給忘了。」既然譚璇無意繼續談論政治立場問題,王林也沒再不識趣的繼續追問,聞之提起消失近兩年的田文瑄,忍不住笑著接話。
「他們幾人憋三年,明年定會高中金榜,說不得阿曄會連中六元,成為大華朝科舉中的佳話!」暫時拋卻公務與爾虞我詐的官場,話起朋友們時,氣氛非常歡快。
大家一起在香山書院的種種趣事彷彿就在昨日,如今談起來溫馨的同時又不由唏噓。
「明年你調離翰林院,只好有我陪著他們了,阿璇心中可有中意的部門?」明年四月,諸如譚璇楊慶遠等新科翰林官員要遷往其它部門任職,而庶吉士館選合格後繼續留在翰林院。
王林羨慕的同時也為感到對方高興,學識時運不如人,只能遲幾年了。
還用問,當然是吏部或戶部了,不過即使當著好友的面,也不應該這麼直接,「要看上頭的意思,我自然想往戶部抑或吏部去了。」不過按照避嫌的原則,譚璇猜想十有八九應該會在戶部任職,當然也有萬一。
「李大人那麼看重阿璇你,呆在戶部的機率最大,到了那裡有侍郎的關照,日子想來好過。」
「可別忘了劉繼堯他老子也是左侍郎呢,你知道我和他素來不和,李大人公務繁忙,怎可能顧及到我,日子好過不到哪裡去。」兩人不但政治立場不同,而且還是激烈的競爭關係,劉良能會讓自己過的舒坦?
「呵呵……依阿璇你的脾性,在哪裡都吃不了什麼虧,無需太過憂心。」
「是啊,時間還有一年,說不得其它部的大人看著我勤勞務實,主動將我要走……」計劃趕不上變化,事情沒有鐵板釘釘一切皆有可能。
……
明錦提前和他說過,太醫要進府為之切脈看病,譚璇心中記掛,下了衙早早歸家。
「太醫診過之後,可有什麼說法?」見了明錦,觀其面色喜悅,推測結果理應不錯。
「太醫說經脈中的寒於已經散去,沒什麼大礙,開了幾劑溫補膏方,補身子之用。」知曉身子沒事的明錦,眉眼藏著無法掩飾的歡喜,話語比往日明快許多,難得的小女兒情態與譚璇敘談。
「沒事還喝什麼湯藥,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