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第1/2 頁)
皇上龍體一日不如一日,幾位皇子羽翼已豐,誰知道亂局中會發生什麼事呢。
唯一不放心的是遠在閩地的外甥,眼看著任期將滿,這兩三年幹得不錯,連續兩年政績考評皆為優等。在臨行前打算麻煩朝中的好友幫忙照應下。
兩人見父親精神狀態尚好,應了聲便告退忙碌其它事情。
身在閩府的譚璇還不知外祖離世的訊息,把京都風雲暫拋腦後,集中精力管理治下的一畝三分地。
在九龍江沖積灘塗附近的海灘圍田比較簡單,但為了防止漲潮時海水侵蝕破壞土壤結構將土壤鹽鹼化,譚璇同下屬商定先行修建海塘,待牆面達到一定高度再來圍田。
兩年時間裡九蓮山下的蘭草生態園規模越來越大,除了外府的商賈,漸漸地閩府其它郡縣的花草販子也前來大批次的購置蘭草培植倒賣。
「大人,那些二手販子買了咱們園子的花草進行販賣,豈不是有礙咱們的生意,長此以往誰還大老遠費勁來清河縣購置蘭草?」
隨著清河縣盛產蘭草的名氣打響花草生意越來越好,連桂圓乾的買賣也帶動起來了。
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透過和花販子閒聊,嘗到甜頭的百姓隱隱開始擔憂生意做盡的那一天。
譚璇真沒想過這個問題,雖然九蓮山特殊的地理條件適宜蘭草生存,但臨近的郡城氣候條件差不多,指不定碰到務實有魄力的官員再弄個跟清河縣類似的園子同他們搶生意,那不是被斷了財路。
思量了會心底冒出個想法,九蓮山經過兩年的修養生息於年初已允許進山。
為擴充蘭草品種張老爹帶領花匠上山移植,加之以前精心培育和從外地花錢購買的。
現今園中蘭草品種多達百種,完全可以舉辦個小型的蘭草博覽會。
「這樣吧,今年十月半咱們在九龍鎮舉行蘭草花魁選拔大賽,你們中選出口才頂好的,到時專門誇咱們的蘭草。從明兒開始凡過來買蘭草之人就告訴他們,若十月半來買價錢比往常便宜三成。」
十月半剛好是秋蘭的花期,是九蓮山上最具代表性品種之一。剛開始想將時間定在明年三月,可明年三月約莫他已經離開此地了,為滿足自己的私心便決定將日期定在十月半。
剛開始搞展覽活動,不可能一下子就將天南海北的主顧給吸引過來,一口吃不下個胖子先從清河縣清河郡開始。
譚璇堅信隨著時間推移,清河縣一年一度的蘭草花魁大賽終會聞名於世,讓整個華朝的愛蘭之人紛紛慕名前來。
說罷想了想,又交代張老爹等人數量少難培育的品型每月限量售賣,孤株嚴禁出售只供觀覽。
負責園子的官吏以及張老爹等人自然一概應諾,躬身遵是。
囑咐完眾人,譚璇信步悠在房舍早已成的山腰廣場上,白牆竹瓦櫛比鱗次。
屋後青山為襯房前視野開闊,村頭小池塘裡點綴著幾朵清新脫俗的紅蓮,再往山上爬爬可以平眺遠處漫無盡頭的藍色海面。
一切皆在向好的方向變化,譚璇高興的同時心底有股澀澀的酸意。
剛有所成便要離開了,而且還有不少重要的事情未來得及做,規劃的幾條石路沒修、圍海養魚和灘塗農田種植相結合的農業生態迴圈模式的宏偉藍圖也無法實現了……
第124章
因夏汛的原因,海邊上的建塘工事直到七月初才正式開工, 到了十月半時海塘已壘至一人來高。
接下來的幾個月是枯水期, 海潮不大,譚璇便下令撥一半征夫開始圍田, 圍田所用的泥土早在六月天晴期間運載到九龍鎮一部分。
在百姓心中,灘塗圍田不同建塘和築堤, 農田是普通百姓賴以生存的根本,儘管三者皆是有利黎民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