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5 頁)
電影的製作成本在一百萬元左右,這就等於說.賣給中影公司一百個複製才能保本。從目前的情況看,三分之一的影片實際上賣不到一百個複製,一般只能賣到三十個到五十個。這也就是說,三分之一的電影肯定虧本。一部電影的複製多少要由中影公司來定。電影製片廠沒有自主權。像《孩子王》 ,一個複製都賣不出去,電影廠只好眼睜睜地虧本。目前全國十六家電影製片廠大多數是負債的。北影的負債金額已達一千多萬元。
話說回來,畢竟有些電影是發行量很大的。但是發行量再大,複製的價格是不變的。廣西電影廠的《周恩來》賣了九百個複製,中影公司賺到的發行利潤是三千九百萬元,而電影廠得到的只有九百萬元。著作權所有者與發行者利潤嚴重倒掛。
而且,中影公司對電影片是買斷終生。“文革”之後的一段時間,新電影出不來,《紅樓夢》、《舞臺姐妹》、《洪湖赤衛隊》等一大批在十七年中批判的影片被大量複製,中影公司從中賺了鉅額利潤。但生產這些電影的廠家卻得不到任何經濟利益。近兩年電影《雷鋒》複製了三百多個複製,中影公司從中賺了一筆錢,但長春電影製片廠沒拿到一分。
中影公司還掌握了電影片的改制、海外交換貿易等本應屬於製片廠的權利。無論影片改成錄影片、鐳射片還是其他體裁,中影公司都用不著與製片廠分享利潤。與國外交換影片所獲收入也沒有製片廠的份。
為此,製片廠的廠長們真是憋了一肚子氣,並與中影公司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論。
製片人:我們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是你們發行者侵佔了我們的利益。
發行者:沒有我們,你們就更沒有出路。怨你們的片子吧,複製太少。
製片人:複製的價格太不合理。
發行者:複製價格是國家規定的,我們是執行國家的規定。
製片人:這種規定本身就不合理,電影這塊大蛋糕,切來切去,我們才剩多大一點兒?分配不公平,說到底是著作權不落實。你們佔有了本來屬於製片廠的一部分權利。 。。
國際與國情(6)
發行者:權利都是你們的嗎?發行者就沒有權利了?我們享用的是自己的發行權。
製片人:既然你們佔有的是發行權,為什麼還擅自複製我們的片子、擅自轉賣我們的片子?這難道不是侵權嗎?
發行者:你們已經把它賣給我們了。
製片人:我們並沒有賣斷終生。只是由於不準製片廠自辦發行,才實際上被你們壟斷。我們也要爭取發行權。
發行者:你們自己搞得成發行嗎?從中央到省、地、縣,發行網路都是我們一家的。我們有四十萬發行大軍。
製片人:四十萬人吃我們一萬人的果實。一萬人養活著你們四十萬人。
發行者:你這樣說就太過份了。我們吃的是發行,吃的是市場。我們控制著電影市場。
製片人:這種獨家壟斷的體制必須打破。不打破,落實製片者的著作權就是一句空話。
發行者:你也要看到這種體制的優越性。對老、少、邊、窮地區,是我們給了補貼和優惠,對政治教育片,是我們採取指令性計劃自上而下發行。你們自己能做到這些嗎?
製片人:咱們多渠道互相競爭嘛。
發行者:好銷的你們自銷,不好銷的讓我們包銷,這種狀況才真正不公平、不合理。如果各製片廠都自辦發行,什麼好銷銷什麼,哪裡好銷銷哪裡,偏遠地區誰管?教育片誰管?
製片人:無論如何,我們要自產自銷。
發行者:我可要提醒你們,電影這東西可不是鬧著玩的。一旦放開渠道,失去控制,都追逐利潤,黃色的東西就會冒出來。我看啊,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