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1/4 頁)
洛妍看著這位梅相,心裡也是倏然而驚:不愧是一代名相,目光深遠!她的想法就連手下的晏柏雄、姚初凡也不大清楚,卻被這位老丞相一眼就看了出來,而且看到了問題所在!她上有皇帝支援,下有京報在手,真要操縱輿論,影響政局,已經有了資本。忍不住點了點頭:&ldo;梅相目光如炬,平安佩服。只是請恕平安直言一問,梅相所憂慮的,是京報,還是平安?&rdo;
梅以則微一沉吟,抬眼道:&ldo;二者皆有,京報是開一代風氣,以後如何難說,而公主參政,是前朝禍事所啟,殷鑑未遠,平安公主如此才華,自能留名千古,何必自陷泥潭?&rdo;
洛妍看著這個老頭兒,只見他目光清正中略帶憂色,心裡倒真是生了些感動:自己與他並無交情,他跑來說這麼篇討人嫌的話,憂慮朝政多變是其一,其二大概還是真心欣賞自己的&ldo;才華&rdo;吧?覺得自己就應該寫寫詩寫寫文,留個才女的清名‐‐她要不要哭著告訴這位,她也很想啊!如果不是別無選擇,她在二十一世紀為報紙賣命還沒賣夠麼?還要跑這裡來接著幹這不是人幹的活兒?她也想談談情跳跳舞,虛度歲月,亂拋光陰,奈何沒那個命!不過,他這一來,倒也是個機會……
嘆了口氣,洛妍道:&ldo;梅相好意平安心領了,只是您相信也好,不信也好,平安也是身不由己。如今,開弓沒有回頭箭。雖然所作所為,自問無愧於心,但究竟是對是錯,卻也難說。平安也想著,是否要請天下士子才女,一併來討論女子是否可以參政,是利大還是弊大,不知梅相意下如何?&rdo;
梅以則沒料到她會突然提出這麼一出,不由怔了:&ldo;公主此言何意?&rdo;
洛妍笑了笑,&ldo;梅相莫不以為平安在開玩笑?此事絕非出於平安私心,實在是身在局中,終究困惑,欲請天下才智之士為平安,亦為後來者解此困惑。女子參政,有女皇、韋氏之禍,亦有北靖、飛公主之福,如何方可趨福而避禍?梅相難道不想聽聽天下人的意見?若能取其精華,何不就此制定製度?&rdo;
&ldo;就以宦官制度為例,東漢便有宦官亂政之災,前朝明皇之後,更是愈演愈烈,我朝聖皇制定製度,宦官非隨侍皇帝不得出京,宦官不得為官,亦不得任免官員,違者六部王爺奉天子劍先斬後奏,百餘年來再無宦官之禍;婦人干政亦然,北魏曾有&l;立子殺母&r;之祖制,卻未能杜絕婦人干政,反而令皇帝養母權傾天下;大燕曾禁後宮干政,然前代亦有母子爭權之痛,梅相難道不想永絕後患?&rdo;
梅以則看著她,目光驚疑,&ldo;公主此言當真?&rdo;
洛妍微笑點頭,&ldo;《京報》向天下徵稿,梅相若願賜文,當放第一篇。平安絕不偏私,所登文章,願與梅相商討而後定。梅相亦可遣心腹幕僚,始終參與此事,監督公主府官員。&rdo;
……
送走了梅以則,洛妍站在廳中,出神半響,終於忍不住微笑了起來:命運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記得有人說過,當你走在對的路上時,在需要的時候自然會有一雙手伸出來幫你。看來,真是如此。
那麼,最重要的,就只剩下與太子的會晤了。洛妍招手叫來黛蘭:&ldo;你去跟小天使稟報一聲,我稍後有事登門討教。&rdo;
隨即又召來晏柏雄與姚初凡,將適才與梅以則所商定的事情告訴了他們,兩人眼裡頓時露出&ldo;我不是在做夢吧&rdo;的表情,姚初凡性急,已插言道:&ldo;公主這是何意?雖然我朝開府的公主都頗得民意,但天下人贊同婦人參政的能有幾何?此辯論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