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升虎山遇挫折(第1/3 頁)
隨著春天的到來,山裡再度開始變得生機盎然,男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在戶外參與建設,女人們則有更多的食材製作飯菜。
對於孩子們來說,認了不少字,學了不少本事,不用穿著厚厚的衣服,玩起來也方便不少。
至於陸塵現在已經幾乎可以躺平了,商業上有何不煥負責,山上的建設由山長帶著眾人來做,至於基礎學科,後續也都是交給吳子謙來做。
如果說陸塵現在還有什麼事的話就是跟著王守柱研究機械,陸塵很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兼修機械,所以有什麼想法都要跟王守柱慢慢研究。
之前想做鎧甲,甲片的製造極費人工,如果使用板甲又行動,山裡的建設本身就需要不少鐵匠的參與,如果再調撥人去制甲,就會明顯耽誤時間。
而其中最耗費人力和體力的就是鍛打,陸塵想起來衝壓錘,初中的書上有關於帕斯卡定理,這樣造個液壓裝置原理倒是有,但是沒有橡膠和足夠匹配的構建就很難完成。
所以利用不規則齒輪組合則是一個好的辦法,使用風力或者人力驅動將重幾十公斤左右的重錘末端造成普通鍛錘大小,透過槓桿原理將鐵錘抬高到十厘米處快速錘下,短時間內所提供強勁穩定的衝擊力。
隨著三人不斷設計修改調整,終於一個縮小版的自動鍛造錘便完成了。雖然沒有預想最終版的的大,但是操作方便衝擊力和衝擊頻率也遠勝山裡最強的的鍛鐵師傅。
如此再製作了五臺這樣的可風力驅動可腳踏驅動的衝擊錘後,扎甲所用的的甲片便可以大批次生產,甲片生產完成後由後勤營穿線製作成不同位置。
返回艙上的降落傘的繩子大多拿出來用以做編織線。最先配套上扎甲的則是騎兵營,畢竟他們是暴露在掩體外更容易受傷,而且披甲騎兵更容易讓對方恐懼。
每個月可以製造出六套騎兵甲包括人甲和馬甲。如此五個月內就可以給騎兵做到全副武裝,為了確保馬兒的戰力,何不煥從黑市中買到八匹馬用以更換騎兵營中不適合的馬,換下來的馬匹則分配給各村做商隊使用。
所有馬的飼料也是選用盡可能好的,確保馬兒有足夠強勁的力量。
其次陷陣營也需要可靠的護甲,做為對方突破到己方陣地後遇到的第一道防守力量防護是絕對不能差。
所以每個月也要確保至少生產五套陷陣營的護甲,只要陷陣營能在關鍵時候頂住,弓弩和火槍就能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
就在天神山天神山開啟新的一年裝備升級時,升龍山也開始了新的攻略。
“仙人不得了的大訊息。”山長過來的同時還帶著周旺一起。
“拜見仙人。”
“什麼情況?”
“升龍山東出受阻,而且損失慘重。”
“詳細說說。”陸塵放下各村送來的簡報。
關於升龍山陸塵的內心感受,可以說是五味雜陳、錯綜複雜。一方面來說,這兩座山曾經共同合作過,一起經歷了兩場規模雖不算太大,但也絕不能小覷的戰鬥。在這些激烈的交鋒中,雙方或許都曾付出過努力和汗水,甚至可能還有犧牲與傷痛。這種並肩作戰的經歷,無疑會讓人對彼此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感紐帶;
然而另一方面,戰爭往往伴隨著矛盾與衝突,即使是暫時的盟友,也難保日後不會因為利益或其他原因而反目成仇。所以面對升龍山時,陸塵心中既有感激之情又有警惕之心。
“升龍山本來意圖將東側兩個山頭拿下,這個山頭實力只能說一般,至少遠不是升龍山的對手,結果猜怎麼著,這兩個山頭拉來了另外三個三頭,結果局勢立馬反轉,若不是田四海關鍵時刻撤退並將身陷重圍的劉管事救出,估計升龍山就交代出去了。”
“哪裡來的三個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