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趕路(第2/3 頁)
吧。
沿著天山的支脈繼續南下,途經巴楚和葉城後,再搬空了所有藥材後,向東出發,現在離和田,大概還有三四天的路程吧。
此次行軍最幸運的就是沿途都有補給點,除了鎧甲兵器外,隨身只攜帶大齊的標準急行軍口糧——糖棒。
這是一種在這片大地上流傳了四百多年的爆款軍糧。
起初是西南大山裡,百越的大部落——奇立部發現的。
當地生活著一種被稱為甜樹的樹木,長得和漆樹很像。大齊官方本草名錄裡將其稱為“糖膠樹”。
是的,這種樹木的樹膠含有大量糖分。
當年老國公給賈琿嘗糖棒的時候,賈琿都驚呆了。
在三百多年前虞朝末年,百越土司叛亂,給瀕臨崩潰的虞朝捅上了最後一刀。
土司們一度入川,打到了劍門關。作為軍糧,奇立部也攜帶著糖棒來到了四川。
土司叛亂最後被當時的益州太守分化瓦解打敗了。
而這種軍糧,糖棒引起了太守的注意,並引進種植這種糖膠樹。
隨著大涼立國,糖膠樹也進入了朝廷的視線中,大涼也很重視開發糖膠樹的作用。
經過三百年的不斷研究,糖膠樹最大程度的得到了開發,並培育改良,在全國都開始栽種,最北種到了大同一帶。
糖膠含糖量豐富,品質最佳的糖膠甚至只是曬乾了磨成粉就是最頂級的白糖,與蔗糖吃多了上火不同,糖膠本身還有清熱解毒的效果。
如今大齊的糖價雖沒低到幾文一斤的程度,但也遠低於鹽價,成為尋常人家最常用的調料了。
什麼天賜神樹!
發展到大齊朝,直接在糖膠里加入肉乾、豬油(也可以換牛油、羊油或植物油,根據產地變換)、鹽巴、炒麵或炒米和碎海帶,揉成條後曬乾。
經過休整後大概兩歲嬰兒的手腕粗細的一根糖棒就製作完成了。包裹上油紙,可以儲存相當長的時間。作戰的時候,配上點水,一根糖棒能吃一天。
西征勝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種天賜軍糧了。
有這種軍糧,大齊竟然沒打到天邊去,賈琿沒想明白。
因為糖棒便攜易帶,只要每人背一揹包糖棒就能吃很久,完全可以拋卻運輸隊。
加上一人兩馬,馬匹可以在揹負鎧甲裝備的同時揹負更多的糖棒,甚至騎兵本人還能再背一揹包,賈琿的行軍速度快到只花了二十來天的功夫就從伊犁急行軍到了崑崙山腳下。
今天運氣很好,發現了一片有個小水塘的綠洲,賈琿決定今日提前紮營休息。
水澈安排嗯、人打獵去了,糖棒是賈琿準備在翻越雪山及進入高原長時間找不到食物的時候而準備的,能少吃就少吃,所以在進入雪山之前,能找到新鮮食物的時候儘量還是吃點新鮮的。
這是一個因為雪山融水流入一個小水坑裡形成的窪地。
上游自然是連線到雪山,然後流入水坑中,形成了“中”字型的一小片綠地。
下游就消失在了茫茫的沙漠中了。
奇襲兵團的將士們熟練的在上游處安營紮寨,這裡的水乾淨許多,地勢也高,萬一發大水了也不會被淹到。
中間的小水塘則被當成了浴池。
鬼知道這群人怎麼忍受得住冰涼的冰山融水的。但沒辦法,這地界能燒的東西不多,儘量還是做飯用吧。
賈琿照例給他們用乾薑熬了姜水祛寒,如今都走到和田了,再走就是崑崙山口了,賈琿覺得這群廝殺漢們也不想受了老罪穿越沙漠都沒事,反而因為涼水洗澡而倒在雪山腳下。
至於下游,就留著清洗衣物跟給戰馬喝水。
飯後,坐在篝火前談天說地消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