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出發!(第1/3 頁)
次日。
賈琿睜開了雙眼,打著哈欠下了炕,月理朵已經準備好了溫水等著賈琿洗漱。
灌下一碗粟米粥,吃了些幹板羊肉,賈琿穿戴整齊出門了。
都護府的效率高的離譜,也幸好東西都是現成的,就等過陣子遷移到新的駐地伊犁去了。
庫房裡的盔甲物資都是隨時能裝車帶走的狀態,連運輸的載具都已經打造好了,所以只需要裝車就行。
兵貴神速,儘量在西域入冬前進入高原,最差也要在入冬前出山區,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副都護李泉以休假一天的報酬,發動不打算去高原的兵卒們裝了一整夜車。
校場上,報名的五千多騎兵也都整裝待發。
其實並不需要怎麼篩選,能來到安西的軍隊都是選優再選優過的,畢竟後勤保障困難,能有五六萬人駐防在安西已經託了伊犁河谷能種地的福了。
在關內也就罷了,後勤壓力不大,但在這後勤能讓兵部戶部恨不得殺人的地界駐軍,自然是儘可能的選出哪些最精銳的猛漢,以實現以最少人展現最大戰力的目的。
以一當十有點過了,但等閒四五個人壯漢不了身還是能做到的,再身披鐵甲結成軍陣,黃泉路都能殺穿了。
雖然待遇沒有首批安西軍好,繳獲要上交七成,賞錢也沒有老卒們多,但軍功標準可是一點沒降,就這一點也足以讓大齊朝的廝殺漢們甘之若飴。
都是當兵,與其在關內拿死軍餉,還要被上官剋扣,倒不如來安西搏一搏富貴,憑本事吃飯,說不定走大運能當官,日後成為那群剋扣自己軍餉的狗東西的上官。
一聽入高原的軍隊每人官升三級,每人賞白銀百兩,繳獲可保留六成的訊息,原本還在擔心招不到多少人的牛昭一下子就成了大爺,開始拿著名冊挑人。
最終選出了五千餘人,以騎兵為主,連帶著還有一些軍醫、工匠之流的技術人員,都是精通騎射,最次也是馬術考評上等的。
在軍營簡簡單單的陪奇襲兵團吃了頓午飯,也顧不得大中午太熱,兵貴神速,隨著賈琿一聲令下,奇襲兵團與順路轉移去伊犁的諸多官員們就上路了。
。。。。。。
在西域這個地界,你可以武力不高,但絕不能不會騎馬。
別的不說,最起碼遇見馬匪有能力逃跑。
西域人民苦馬匪久矣!
當年甚至有馬匪敢殺進一些小國首都大掠數日,虐殺國王。
直到西域迎來了首次統一。
帖木兒人本是在漠北西部,由近兩百年前的衛拉特內戰時被打散的輝特小部落、巴爾渾小部落與一部分漠北喀爾喀小部落融合而成的。
在靠近準噶爾部的地方艱難求活的,經常被準噶爾欺負。
好在準噶爾沒工夫搭理他,而且一直在西邊和露西婭國爭奪土爾扈特的領地(土爾扈特粗口)。
在最後一次西進準噶爾被暴打之後,帖木兒人決定,還是往東打吧。
然後就被喀爾喀蒙兀攆到西域吃沙子去了。
幾十年被東西兩大部族輪流伺候,福氣爆表的帖木兒人在小心翼翼的探查四周,幸福地發現,整個西域算得上敵人的也就是曾經和準噶爾爭霸失敗,被打成殘廢的偏安一隅,勉強算得上是城邦聯盟盟主的葉爾羌人了。
打不過準噶爾還打不過你個殘廢葉爾羌?
於是帖木兒人與葉爾羌進行了勢均力敵、艱苦卓絕,長達近十年的戰爭,換了三代汗王后,滅掉了葉爾羌,一統西域。
統一西域後的帖木兒人欣喜若狂,決定認真的建設發展這個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家園。
於是阻撓發展的最大問題,馬匪就被犁了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