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關於小年還有個故事,陶然也是昨晚吃飯的時候才聽許谷說的。
傳說小年需要祭拜的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夫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說一天,她乞討到了被她休掉的夫郎郭丁香家,見著他再聯想自己的混帳行為竟是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陰差陽錯的是上天玉帝知道了這件事,認為張生能迴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她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因為有了玉帝的話,張生成了灶王爺。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她要上天匯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灶王爺每年這兩天都要上天跟玉帝匯報,怕她說壞話因此小年的時候大家會買些灶糖給她供上,讓她吃了糖嘴巴抹了蜜,上天能說些好話。
而陸縣這邊賣的灶糖即所謂的糖瓜,就是麥牙糖沾芝麻做成葫蘆或瓜形,脆香味甜。
加上今天在食為天過小年,陶然去的時候還得再去菜市那邊買些菜。張姨回家了過節去了,顯然指望食為天裡現在還剩下的三人去買菜也不太可能。因此昨晚回來之前何天就把買菜的錢給了她。
陶然想著早上的菜市也很熱鬧,便喊醒湯圓帶著他去逛了逛。
雖然昨天睡的晚,但早上起床之後湯圓依舊是很精神,聽她說要去買菜,立馬提著籃子跟個小夫郎似得跟在她後面。
買菜要趁早,去晚了就都是被人挑揀剩下的了。陶然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早飯也是買了路上拿著吃,而不是悠閒的坐在那裡。
她去的雖不晚,卻也算不上早。因為過年過節,集市上更是熱鬧。怕路邊各種小吃零食把湯圓的魂兒勾走了不知道跟著她,陶然還是伸手牽住了他的手。
往東的菜市離老遠就能聽到各類吆喝聲和討價還價的嘈雜熱鬧聲。
陶然邊想著今天的選單邊挑選菜。她以為來了菜市場沒什麼能吃的,湯圓應該不會亂走。誰知道等她討價還價買了菜之後一回頭就發現站在自己身後的人不見了。
陸喃是看見了一旁有賣魚的,在木盆裡個個活蹦亂跳看起來很有趣。他看陶然似乎還得再等一會兒才能買完,就往賣魚的那邊挪了挪,勾著頭看人家桶裡的魚。
魚攤上人也不少,後來聚集過來的人輕而易舉就把瘦弱的湯圓遮的一乾二淨。
陸喃雖然在看魚,卻也時刻注意著陶然,怕她買完菜找不到自己。因此等陶然站起來往四處亂看的時候,他就趕緊的從人裡面擠出來,提著籃子往她身邊跑去。
「又是什麼把你人加魂的都勾走了?」陶然看他沒走丟才鬆了一口氣,將菜放進籃子裡,自然而然的接過籃子挎在胳膊上笑著問他。
「那有賣魚的。我看魚長得挺肥,就多看了一會兒。」陸喃指著不遠處的魚攤。
陶然看了他一眼,問他,「今天想不想吃魚?」
陸喃眼睛亮了亮,但覺得買菜的錢是何天給的,肯定不能只買自己想吃的,心底一陣掙扎,試探性的問道:「掌櫃的喜歡吃魚嗎?」
「何天不挑食,能吃的她都喜歡吃,最喜歡吃的東西就是不花錢的。」陶然邊說邊帶著他又回到了賣魚的那裡,擠過圍觀殺魚的人進來,蹲在木桶旁挑了一條肥青蓮。大概有十來斤的樣子,夠做好幾種魚的菜了。
陶然本身會殺魚,怕魚攤老闆因為客人多殺魚敷衍處理的不乾淨,便買了活魚回去,藤條穿過魚嘴,陶然就這麼提回去的。
買完菜就該去買灶糖和窗花了。窗花放在湯圓懷裡沒事,至於灶糖,她有點擔心湯圓會把它們放在肚子裡。
回去之後,陶然把屋子打掃一遍貼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