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第1/2 頁)
皇后略作沉吟,頷首:「也好。太后娘娘先前也跟本宮說過,倘若佳嬪恃寵而驕,有了什麼逾矩之舉,讓本宮去同她說。」
言畢,她就起了身,坐到妝檯前理了理髮髻,便著人備了鳳輦,去頤寧宮求見。
頤寧宮裡,太后聽完皇后所言,沒多說什麼,就吩咐宮人:「去傳佳嬪來。」
「這個時辰,佳嬪應是正在紫宸殿伴駕。」皇后欠身提醒道,「不如明日晨省時……臣妾跟她說一聲,讓她來見母后?」
「不必。」太后搖搖頭,睇一眼身邊的嬤嬤,「你親自去,讓佳嬪這就過來,就說哀家有話問她。」
「諾。」那嬤嬤神情恭肅,屈膝一福,穩步告退。
太后又看向皇后:「皇后先回吧。你今日沒來過頤寧宮,這事是宮人們風言風語傳得多了,哀家午後出去散步時自己聽見的。」
「謝太后。」皇后面露感激,深深一福,便也告了退。
紫宸殿中,楚稷又在上午就將事情料理完了。午後就尋了本閒書來讀,顧鸞也在讀書,邊讀邊給他剝石榴吃。
乍聞太后來傳,顧鸞不想也知是為什麼,忍不住暗瞪楚稷一眼,起身就要往外去。
楚稷也自顧自地放下書,看看她,沒說什麼,只跟那前來傳話的嬤嬤說:「正好,朕去跟母后問個安。」
第66章 入冬(這輩子輪不到儀嬪,只能辛)
兩架步輦先後停在頤寧宮前, 顧鸞隨著皇帝進了宮門。這是她第一次以妃嬪的身份拜見太后,又知個中多有興師問罪之意,心裡多有些慌。
宮門口機靈的小宦官見了二人同來, 立刻疾步入了殿, 向太后稟話:「太后娘娘,佳嬪到了。」
太后輕笑, 眼簾都沒抬一下:「自己來的?」
「……皇上一道來了。」
「哀家就知道。」太后搖搖頭, 揮手讓他退了下去。
不多時,二人便進了殿, 自外殿門口一直到寢殿,皆是一陣問安聲。顧鸞垂眸行至太后跟前三步遠的地方,俯身下拜:「太后娘娘萬安。」
太后未開口,她眼簾稍抬, 餘光便睃見太后四平八穩地執盞來喝茶。這是宮裡頭施以威懾最慣見的手段, 上一世當了做了女官後, 她也慣愛用這個法子嚇唬犯了錯的小宮女。底下的小宮女跪下去, 她默不作聲地喝一會兒茶,就能嚇得她們一個兩個都哆嗦。
身邊,楚稷一揖,道了聲:「母后萬安。」
遂至旁邊落座, 隨口便跟顧鸞說:「起來吧。」
顧鸞一怔, 遲疑未決, 抬眸去看太后的神色。太后只睃著皇帝輕哂:「哀家就知你要護著。」
楚稷神情清淡,見顧鸞不敢起,上前攙了她一把, 又向太后道:「母后既知兒子脾性,何苦還給阿鸞下馬威?」
顧鸞直覺他這話說得太硬, 被他扶著胳膊,正好反手暗地裡掐他。他挑眉一瞪,口道:「坐。」
言畢,他轉身回去落了座。有他這一個字,宮人不敢不添張凳子來,太后倒未說什麼,也不再看顧鸞,只說:「近來幾日佳嬪常在紫宸殿伴駕,有些議論,想來你也有數。」
楚稷溫聲:「宮人閒言俗語,怎能入得了母后的耳。」
「有些話,是不是閒言碎語,可都只在旁人一念之間。」太后說著,掃了眼垂首端坐的顧鸞,「若是鬧得大了,這自是佳嬪的罪過。現在,哀家倒也不妨把事情問個明白――這不是佳嬪做得了主的,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麼?」
顧鸞聽到此處,安了心。
明君之上,果然有個眼明心亮的母親。
楚稷聽言,便也笑了,姿態放鬆下來:「母后是怕後宮干政。」
太后頷首:「哀家是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