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5 頁)
,至於那匹馬兒則是留給了身後的小伍安置。
劉興本以為今日景樂之會與往日一樣奉旨入宮,可不想在宮中等了小半個時辰還不見人來。便喚了黃衣黃雀去母后與皇兄那兒打聽後才知曉今日大早景樂之便有約外出踏青,心中多有悶氣又自覺自己這氣不知該往何處撒。
在寢宮內悶了小半會後劉興便打算出宮走走,想來自己已有數月不曾出宮。“公主,景公子回府了。”黃衣剛來稟告,劉興就聽著景樂之的聲音。“公主來也不提早說一聲。”
“樂之大清早就出城是去踏青了?”劉興問。
“踏青是一回事兒,最主要的還是去取這個了。你看。”
景樂之話剛說完,便將那竹盒子放在劉興眼前,將其開啟之後就能清楚地看見盒子內有個黃色的小東西正在‘嘰嘰’地叫著。“這是我從那家農戶家裡買下的,雖然分不清到底是不是咱們當時放回去的雞蛋,不過你看這隻小雞仔是不是很可愛?”景樂之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地將那小雞仔從盒子內弄出來放在手心上。“你看,全身都是黃色的雞毛。”
“真可愛。樂之,能不能讓我拿著?”
“當然可以。來,小心些。”
☆、 賜婚
劉祐很是開心,尤是方才他聽完宮中侍衛的回稟,得知景樂之與劉興和好如初。
宣室案頭上的奏章劉祐也是看不下去,他便起駕前去尋太后,要將這訊息與太后說說,也讓她開心開心。
“真是沒想到,樂之竟然以一隻小雞仔就與啊興和好。母后,你說,是不是啊興太好哄了一些?”劉祐如今已經有數位貴人,男女之事也是清楚。對於自家妹妹竟然能被一隻小雞仔收買實在是有些納悶。“女孩子總是些可愛好看的物件,看啊興的反應怕是個可愛的。”太后抿著嘴角笑了幾聲。“皇上,既然他們已經和好,哀家倒是有個想法。”
劉祐作輯,“兒臣也有個想法,想與母后商量。”
鄧太后:“說來聽聽。”
“母后,兒臣想為啊興與樂之賜婚。”劉祐說這話時眼神小心翼翼地瞄了鄧太后一眼,發覺鄧太后並未流露出牴觸的模樣時心下一喜,再見鄧太后並無打斷他的意思之後,便繼續說道:“樂之乃是會稽郡太守餘吾侯景苞幼子,而這餘吾侯景苞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景丹後人。凡是我大漢子民皆知,雲臺二十八將是何等人物,他們都是昔年跟隨光武帝爺打江山的將才。若是依身份,樂之配得啊興。”
鄧太后並未插話,反是示意劉祐繼續。
“母后,樂之他您也是見過的。相貌堂堂,性情溫和儒雅,待人謙和有禮,而且文武兼備可算是世家子弟之中的典範。況且他與啊興相識,知曉啊興的脾性。若是成親後自然不會觸及啊興底線,夫妻之間定然也是不會有所爭吵,何樂而不為?”劉祐可是為這兩個說盡了好話,生怕自家母后多想一些就將這二人分別賜婚。要真那樣,他可真不知要如何給那二人解釋解釋。
“我兒所言甚是,母后這就下一道旨意宣召會稽郡太守景苞入宮。祐兒,我們雖是皇族,即便賜婚也得提前告知對家父母一聲才是。”
“母后,兒臣聽說景苞還有一子,如今正在西域都護府任職,不如也一同將他召回?”
“不急,等婚事妥當後在定奪不晚。”
此時此刻,這婚事的兩位當事人一個在宮中逗著小雞仔,一個在府內沐浴好不愜意。
鄧太后旨意一出,便迅速傳遞前往吳縣。
景樂之並不知曉有這麼一回事,直至那兩位長輩進了皇宮……
這日,景樂之一如既往的在宮學上課。班淑正在說天象的故事,景樂之本就對天象十分喜歡,不然也不會跟閨蜜爬山看什麼流星雨,最後穿越到東漢時期來。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