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再見張大人(第1/2 頁)
因而葉嵐山本著試一試的想法,如果背一首應景的詞呢?
即是詩書畫大會,涼京的詩太過工整押韻,如果背一首詞,會不會有機會在眾人面前奪得巧思?畢竟,只要進入第三關,繪畫是她的強項。聽說這次的頭籌是畫舫主人紅菱姑娘的一幅古籍畫《夜宴圖》,這是先帝時期一位宮廷畫作的拙作,如今這位畫家旁的作品已然毫無蹤跡可循,唯有此幅古畫,是紅菱姑娘收著的藏品,作為今日的頭籌。
賭一把吧,葉嵐山稍稍改了一篇歐陽修的名篇詞《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把西湖改做澄湖。
她略微思索片刻,在紙上用娟秀小楷寫下那首膾炙人口的詞,只做了名稱的改動:
《採桑子·荷花開後澄湖好》
荷花開後澄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裡歸。(此處劇情需要借用歐陽修的詞)
然後再小廝用細長的竹竿吊著竹簍遞到每艘烏篷船前收寫詩的紙 ,再統一送到內室去。聽說此次詩書畫大會的主審人,請了涼京一位對詩詞書畫有著不菲造詣的官員,去做了今日主審官。另外兩位陪審的,也是湖城之中極有名望的夫子。
這邊作詩的時間為一柱香,香燃盡後,小廝不再收未裝入竹簍中的信紙,而是將信紙送至畫舫三樓雅間的主審室。主審與兩位副審,此刻正坐在主桌。小廝將信紙一張張張開,翻到三位判官前邊的桌子上一一攤開。
這參賽的信紙是特意定製的,為了公平,所有的信紙紙背都有編號,正面卻是一樣的。甚至此次的題面都是現場抽去的,為的就是保證此次比賽的公平性。
作為湖城一年一度的盛宴,獲得頭籌之人,影響力是非常大的,會瞬間在湖城的權貴世家文官清流中名聲四起,這對不少寒門子弟甚至達官權貴都是趨之若鶩的。
按照規則,此番環節需要臻選十位寫詩優勝者進入畫舫二樓,做最後畫藝的赴賽選拔。如今,現場的三位評委很快卓選出十張信函,只是有一張信函,卻是出現了一首極不對稱,卻十分有韻味的詩。三位評委,一時對此,頗有爭議。
“老夫覺得,即是言詩,便得工整對稱。如此不對稱不工整,若是卓選入決賽,那如何對得起其餘寫工整的詩者!”湖城的孔老,瞬間發表意見。
“孔老,你的意思,吾懂。只是這詩確實不算多見,但確實給你與吾耳目一新之感,不像是泛泛之輩。若是不給機會,又恐誤了人才。”安老很快捋了捋鬍子,反駁道,“張大人,您以為呢?”
張遠原本也在看那張紙上寫得那首詩,此次他奉三殿下的名義,命他前來坐鎮湖城的詩書畫大會。因著三殿下的母妃是湖城之人,此番殿下派他前來坐鎮,也是極為合理的。更何況,此行,張遠並非單單前來坐鎮,而是向湖城城主借調兩萬守城軍,悄悄回宮,與其餘各境抽調的援軍一同,悄悄回援涼京。
如今陛下身體羸弱,御醫斷言可能無法挺過今歲。慕容勝如今動作頻頻,他已然悄悄從南境抽調十萬守城邊軍往涼京開拔。而朝中不少人已然投靠慕容勝。與兵力來說,此刻涼京的兵力是無法阻擋慕容勝的神策軍。
慕容淵一早從芍藥送出的線報中敏銳察覺到異動,因而他不動聲色地派出張遠前往湖城借兵。因為張遠區區一介文官,手無縛雞之力,自然旁人不會往借兵之處選。
再者,張遠常年自詡清正不阿,從不站幫派,旁人都覺張遠是無派別之臣,是如何也不會將張遠與慕容淵聯絡起來,因而這借兵之事,非張遠莫可。
如今張遠原本只是草草瀏覽了桌上擺著全部的詩,也聽了副官的意見,看了他倆卓選的十首詩,如今聽到兩人爭議,又對安老手中那封信紙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