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錦州戰事(第2/3 頁)
務,別等明天了,今天晚上我就去廣義城”,也不等豪格答應,起身直接離開大帳。
鰲拜見多鐸離開,上前對豪格說道:“多鐸怕是記恨上王爺了。”
隨他去,他不在這裡也好,也省得礙手礙腳。
“大炮到位了嗎?”豪格問道。
盛京城今年最後造出來的大炮五門,已經運到城下,只等攻城時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豪格滿意的點點頭,輕蔑說道:“這些漢民工匠,打仗怕死,搗鼓這大炮倒是在行。”
經過數日爭戰,已經快到12月底,東北的寒冷已經掃過錦州,豪格點起兵馬,準備進行他第一次攻城的試探。
來到陣前,遠遠望著錦州城。發覺和平時不太一樣,從城頭到城牆,變的發白了許多,陽光下,有些剌眼,
原來,祖大壽命全城人馬,日夜從井裡,小河、護城河裡,把冰塊運上城頭,燒化成水後,澆在城牆外面,經過一夜,城牆都結上了厚厚的冰層。
把大炮拉上來,五門最新的大炮運到陣前,照著城頭就連開五炮,聲音振天響,打在冰牆上卻威力大減。
城頭上的明軍也想用大炮還擊,但有水進了炮管,無法裝彈,只得讓人先用火烤著。沒法使用大炮。只能任由城下清軍的大炮開火。
都來到城下了,也不能這親撤回,豪格只得強令攻城,一萬漢軍步卒,先行攻城,在攻打了兩個時辰後,死掉數百人後,依然沒有攻下城頭,這個時候,解凍的明軍火炮終於可以使用了,城頭明軍在大炮一響,攻城大軍亂做一團。
豪格在遠處觀看,知道一時無法有進展,無奈中下令撤軍。
奪取整個遼東是皇太極籌劃多年的構想,盛京皇宮裡的皇太極一個人在拿著戰報,想著眼下的戰事,該如何應對。對於多鐸沒有快速攻下錦州他心裡多少有點失望,在接到錦州戰報後,就果斷讓豪格,前去支援,同時帶走兩萬漢軍。
想到漢軍事宜,在皇太極心裡總有一種不安,就是近幾年,隨著歸附的漢將漢兵越來越多,原先漢軍旗已經有六萬人,由投降的明將統領。對於這股勢力皇太極並不放心。
這天,皇太極下旨要在養心殿召見葉布舒,他想聽聽這個有不同思維的兒子有什麼奇特的好想法,
聽懂過午飯,葉布舒奉旨進宮,剛到大殿門口,就見三位漢臣也立在殿外,年級皆有五十多歲,看樣子也是在等待招見。
這幾個人葉布舒還是認識的,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當時號稱“三順王”,
,這些原都是明朝將毛文龍的部下,在毛文龍被袁崇煥藉故殺掉後,成了喪家之犬,四處漂流,後來努爾哈赤覺的這幾個人都有些本事,便招降到麾下,並給幾人封王,
這幾個人很有意思,前半生為大明誓守國土,也曾拼的血濺三尺。後半生為大清開疆擴土。憑一己之力,加速了大明的坍塌。
若拿好壞來評價他們,有些太簡單了。若拿忠奸來衡量他,也有些不太準確!
但實話講,明末那個“口舌小人站朝堂,君子忠臣遭殺戮”的死樣。滅國也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葉布舒的禮貌一向都很好,見到三們老傢伙主動上前問好施禮,
“見過三位王爺,一直聽聞三位王爺風采,無緣得見,今日得見,真是有幸!”
“三個傢伙也有點意外,這小夥子太客氣了,他們是投降過來的漢臣,雖然皇太極對他禮遇有加,高官厚祿,但滿人心裡卻看不起他們。認為他們是叛徒,更少拿正眼看他們。
可這個四皇子,輔國將軍,還代管著鑲紅旗,卻對他十分尊敬,看態度還很真誠,一時間讓三個老傢伙感覺有點出乎意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