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2/5 頁)
音並不統一,在高層分化出兩種意見,贊同的人認為延安方面提出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政治方針包括了向二郎山這類抗日武裝。反對的人則認為,二郎山這一支抗日武裝是可以團結,但沒必要把他們納入革命陣營中來,這幫土匪雖然是真心抗日,但革命思想畢竟薄弱,再有,就是這夥土匪的領頭人的政治傾向搖擺不定,若是硬生拉入革命隊伍中來,只怕會給革命隊伍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
徐州地委是在山東省委領導下的,山東省委的最高領導人是傾向於接收二郎山的,但是,山東省委現在面臨調整,新的領導人卻是反對接受二郎山的,為此,彭友明和呂堯便加快了工作進度,促成了胡小舟特派員的到來,希望在省委改組之前把這件事確定下來。
這也正是彭友明為什麼會說出‘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那個店’的原因。
葉途飛聽了之後,算是明白了,但他隨即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彭書記,在徐州城的時候,你向我提出的那個打入汪偽政府的想法,跟這件事有關係麼?”
彭友明頓時語塞了。
他剛才向葉途飛所說的政治形勢是真實的,但是,他卻隱瞞了他跟呂堯加快工作進度的主要理由。
事實上,對收編葉途飛二郎山武裝力量一事上,不論是贊同的或是反對的,都建議從長計議,要對葉途飛及其隊伍進行逐步改造。因此,彭友明只是把閆希文和衛向東扔在二郎山,而自己去做更重要的事情了。
後來,蘇聯方面提出了要刺探日軍高層思想的這麼個要求,**方面覺得意義重大,當成了一件重要事情來辦。但是,在人選方面卻遇到了困難。
**在汪偽政府中不缺乏地下黨,少數地下黨還身居要職,從表面上看,他們完全可以完成這項任務。但是,當工作向前推動時,卻發現這些人都不是執行這項任務的合適人選。因為這些地下黨都是身份極為明確的人物,而且擁有這些身份都是好長時間的,已經養成了在敵營中的生活愛好興趣特點等標識性特徵,若是讓他們改變了這些特徵,開始向日軍高層滲透的話,是很容易引起懷疑的。
畢竟汪偽政府的76號這幫人都是資深特務,嗅覺極為靈敏。再加上小日本的特高課和黑龍會,這些地下黨能安全地潛伏下來已經是不容易了,再讓他們去完成這種任務,豈非不是把他們往暴露上推嗎?
為此,主抓這項任務的同志開始在各個根據地秘密尋求合適的人選。
彭友明是半個月之前知道這件事的,他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這項任務非葉途飛不可。
第一,葉途飛沒有任何政治傾向性,這一點,在特務們的嗅覺下最容易被忽略掉。至於葉途飛曾經的土匪身份,將會為他的偽裝帶來更多便利,因為在人們的常識中,土匪就是個為錢而拼命的行當。葉途飛去了南京,便可以明目張膽地四處活動,因為他可以表明自己的目的:一切都為了錢!
第二,葉途飛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對日本似乎也很熟悉,就這項任務而言,他有著別人不具備的基礎優勢。
再有,就是葉途飛曾經有混跡上海灘的經歷,而且似乎在上海混的還不錯,這說明葉途飛比較適合在三教九流中做些渾水摸魚的事情。
就憑這三點,彭友明認定了葉途飛是完成這項任務的最佳人選。更何況,葉途飛還是汪偽政府中核心人物趙銘的救命恩人。
也是憑著這一點,彭友明做通了上層的工作,同意了彭友明立即收編二郎山武裝力量的計劃。
在徐州城的時候,彭友明向葉途飛提出過這個任務計劃,但當時葉途飛似乎並不積極,所以,彭友明才會立即作出收編葉途飛及土匪營的舉動。這是彭友明的第一步,那麼第二步則是等塵埃落定之後,以同志的身份來跟葉途飛深談,那麼,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