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人道來訪(第1/2 頁)
在伏羲聖皇心目中,人間界的穩定是佔據第一位的。地仙界的人族,必須要給人間界的人族讓路。
只有人間界安穩了,人道才會繼續青睞人族,人族的天地主角位置才能坐得安穩。
當然,這並不是說伏羲聖皇不在乎地仙界的人族。
在封神量劫時,在地仙界人族遭遇聖人大戰的危機時,伏羲聖皇會立刻想到人族的危險,並迅速的想好緊急應對方案。
可是,相比人間界人族,地仙界的人族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在明知道將人族留在洪荒大地,會被聖人大戰波及的前提下,伏羲聖皇為了讓人間界成型,毫不猶豫的否定了把人族暫時遷移到火雲洞的提議。
任何事情,一旦分了主次,有了先後,那麼就必然有一部分人要做出犧牲。
地仙界人族就是一直被犧牲的那個。
火雲洞諸賢飛昇,哪一位是空著手飛昇的?
要知道,能夠飛昇火雲洞天的,無一不是人族高層中的高層。因為只有高層才有能力為整個人族造福,併成為聖賢。
倘若方陽以人族之身穿越到洪荒,縱然還是凡人的他就有經天緯地之才,他的能力也施展不出來。一個小人物,不管他有多少功勞,都不是他能擁有的。
聖賢們每一次飛昇,不僅會帶上自己所有的家當,人皇還會給他們在人族中賞賜封地,封地的一切,都歸聖賢所有。
由於人間界之中都是聖賢和人族的精英,以及這些人的後代,人族的高層就越來越偏愛人間界之中的人族,將越來越多的資源傾斜到人間界。
這一來二去的,人間界人族越來越富裕,洪荒的人族就越來越窮。
在三皇五帝時代,大羅金仙輩出,太乙金仙、金仙要是沒有特殊才能都進不了朝廷高層。等三皇五帝時代結束,連太乙金仙都能成為人族封疆大吏。
這次,人間界被逼到了絕境。
人道只給了一千年時間,要在這一千年內解決所有的問題,明顯是不可能的。在資源緊缺的情況下,伏羲聖皇只能打起了地仙界人族的主意。
只有先用充足的資源,將人間界的財政窟窿給堵上,給人道交上答卷,將人道留下,再圖其他。
然而,可能真的是人族的氣數動搖。伏羲聖皇這一次,註定要失望而歸。
現在的地仙界,正處於百家爭鳴的時期,遠古時期、上古時期的各種大神通者轉世歸來,在人族劃分地盤,建立基業。
雖然這些大神通者這一世是人族,但是,他們卻並不甘心臣服在人間界之下。
大神通者,有幾個願意臣服他人?
就算是非大神通者轉世的人族帝王,在接受大神通者們的理念之後,也不會再聽命於火雲洞諸賢。
最有代表性的,是儒道提出的“天地君親師”,君王的地位只在天地之下,高於親人和老師。
伏羲聖皇回到人間界,立刻派出人手,讓他們前往地仙界諸國,向地仙界諸國徵收資源。
他也算到了地仙界諸多帝王的心思,派出去的都是準聖。這樣一來,即便這些帝王是大神通者轉世,或者背後有大神通者支援,也不好違抗他的旨意。
伏羲聖皇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又走了一步昏棋。
其實,人族有沒有人道支援,根本就不重要。只要人族的心夠凝聚,人族內部足夠的清明澄徹,縱然失去人道,其他種族也依然無法取代人族。
人道就算離開人間界,也是進入洪荒,成為洪荒萬族的人道,而不會去支援其他種族。
能夠和人族拼一拼的種族,只有龍族、巫族、妖族,可是,這三個種族都是失敗者。
()
伏羲聖皇最應該做的,是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