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頁)
大臣,他每每有所需要,丁汝昌總是象老父對待兒輩一樣,無條件地予以支援,自己的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可如今換了榮祿,自己以後再想做什麼,很可能就不能這麼痛快了。
“榮祿好歹也算有恩於你,應該不會對你怎麼樣的。”李鴻章笑著安慰他道,似乎很滿意他的反應。
孫綱嘆息了一聲,這個訊息對他來說不亞於當頭一記悶棍。
“老夫奏請劉省三任奉天巡撫,你不是擔心旅順和大連的陸路防務嗎?有我淮軍第一悍將給你守住家裡,你就可以放心的和老夫走了吧?”李鴻章象是安慰他,笑著對他說道,“他很想見你的,等咱們回來,你們好好親近親近,有什麼事還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劉銘傳?劉銘傳要來?
孫綱明白了老狐狸的意思,迎上了老狐狸的目光,一老一少兩個人不由得會心地笑了起來。
整理
(一百零一)一個大大的餿主意
對於這位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孫綱一直是十分敬佩的。
劉銘傳,字省三,號大潛山人(讓孫綱想起了自己在刀友論壇上的網名“核潛艇”),安徽肥西縣農家出身,自幼生活窘迫,但為人剛毅勇敢,平日喜歡舞刀弄劍,練就一身好武藝,年輕時行俠仗義,闖蕩江湖,為官府所通緝,後來接受招安,率團練加入李鴻章的淮軍,稱“銘字營”,在追隨李鴻章,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和捻軍起義的過程中,劉銘傳因勇猛善戰,戰功卓著,很快由千總升為總兵,成為李鴻章麾下最重要的大將之一,後來升任直隸提督,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清廷任劉銘傳為福建巡撫,赴臺灣抗法,受命於危難之際,他潛赴臺灣,精心準備,到達臺灣僅15天后,法軍即開始攻臺,中法戰爭中最為艱苦的臺灣保衛戰打響,在這長達數月的戰鬥中,劉銘傳率領檯灣軍民,在大陸人民的支援下,奮勇作戰,給法軍以重大殺傷,堅守住了祖國的寶島臺灣,為中法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1885年,臺灣建省,劉銘傳任臺灣第一任巡撫,在他任職的六年中,對臺灣的國防,行政,財政,生產,交通及教育事業,進行了廣泛而大膽的改革,全面推進臺灣的近代化程序,使臺灣的面貌煥然一新。後人評價劉銘傳說,“倡淮旅,練洋操,議鐵路,建臺省,實創中國未有之奇”,可以說給予了高度的讚揚。
孫綱一想到因為自己的關係,沒有讓寶島臺灣落在了日本人手中,這位傳說中的英雄也沒有因為聽到臺灣被日本佔領的訊息而“嘔血而亡”,年僅59歲就含恨離開了人世,心中就激動不已。
如今,他要來幫自己了,這個訊息,沖淡了丁汝昌即將離任帶給他的陰鬱。
“臺灣為東南七省門戶,鄰近日本,各國無不垂涎,一有釁端,輒欲攘為根據,”李鴻章看著他說道,“上次日艦偷襲基隆,邵友濂畏匿不出,大失民望,這回有汝昌坐鎮,老夫也能放心了。”
孫綱仔細地想了想,不由得佩服老狐狸的思慮周密,他說道,“既然如此,不如給臺灣配上水師如何?戰時可收相互支援之利。”
李鴻章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你和銘傳想到一起去了,銘傳在臺灣時就曾有此奏議,朝廷以‘款絀’為由不準,這回就應該沒什麼問題了,臺灣民殷富實,買幾條軍艦的錢還不成問題,只不過,這船得你給他們造了。”
孫綱點點頭,他這個提議其實也是為日後對日作戰伏下一著暗棋,一旦再和日本打起來,駐臺灣的水師可以直攻日本本土,做為牽制。
“朝鮮這邊的局勢怎麼辦?”孫綱又問道,
“無妨,俄人有挑唆朝日交戰坐收漁利之意,老夫豈能讓他們如願?”李鴻章又喝了一口咖啡,說道,“老夫已經通知了袁世凱,讓他勸告朝鮮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