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就連一向對八卦不關注的元尚峰,也在第一時間知道了這事,不過他倒不是從微博或者各個知名論壇上知道的,而是在新聞節目上。明明是個年輕小夥子,不過元尚峰一向生活枯燥,硬是活得跟個老年人似的那樣無趣,甚至每天晚上固定時間都有開啟電視看新聞聯播的習慣。電視臺播出這段新聞的時候,他自然也就沒錯過。
百年老樹失蹤?
&ldo;……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今年已發現的,第二起老樹無故失蹤事件。近年來,盜伐、濫伐樹木的現象越發嚴重,國家屢禁不止,被偷伐偷挖的樹木中,其中甚至不乏古樹名樹。盜伐行為越發猖獗,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大打擊力度……&rdo;
電視裡的女主播後來還說了什麼,元尚峰沒注意,他的注意力全都被電視上放出的那兩張樹坑照片所佔據。這兩張照片上,一張拍的是大半年前,西北哨所前白楊樹消失以後留下來的那個大坑,另一張則是某新建景區裡才出現的榕樹坑。
因為當過兵,特殊訓練過,平常又注意鍛鍊保持,元尚峰的觀察力即使退伍了也依舊很好,一眼就看出兩張照片上大坑的一致性。雖然兩個坑的大小有所區別,土質一個是相對貧瘠的黃土,一個是肥沃的黑土,兩者無論是色澤還是肥沃程度,差別都很巨大,但相同的是,這兩個樹坑都很乾淨。
沒錯,就是乾淨,上面一片樹葉,一根樹根都沒有留下,被挖得特別完整,作案手法顯然一模一樣。
想要挖一棵樹,尤其是生長了很多年的樹,細心點,有可能不會留下一片葉子,但是要想連一根樹根都不留下,無疑是件很困難的事。越老的樹,紮根就越深,即使是想要移植,專業的花農動手,在挖掘的時候,也只是保留部分足以保證樹木存活的短根,而不會把所有根都一起挖走。因為這沒必要,也太難。粗點的主根系還好,側根裡那些,有些細小的根須,差不多和頭髮絲一樣粗細,想要全弄出來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幾乎不可能。然而這兩張圖裡,卻乾淨得連一小條根須都沒有留下來。
雖然被挖的兩棵樹木幾乎毫無關聯,兩地相隔得也遠,一南一北,但透過這些細節,元尚峰覺得,挖樹的應該是同一夥人,估計是流竄作案。雖然目前並不知道這兩棵樹有什麼值得挖的資本,除了活得久一些,白楊和榕樹都是很常見很普通的樹種,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根本不值得冒這麼大的險。
想是這麼想,不過為了那棵很普通的白楊樹,元尚峰拿起手機,按了串號碼撥出去:&ldo;上次讓你查的那事怎麼樣了?&rdo;
&ldo;還沒有眉目?&rdo;查了這麼久竟然還沒有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元尚峰忍不住皺眉,開始懷疑起了對方的能力,不過口碑擺在那,總比其他人強些,最終元尚峰還是提醒道:&ldo;去看一下今天的新聞聯播重播。&rdo;
榕樹怎麼樣他不在意,不過那棵他親手照顧了一段時間,陪著他養傷的白楊樹,元尚峰多多少少還是有放在心上,找了這麼久也沒見蹤跡,別是被劈了當柴火燒!
刨去這些不講,小白楊是在哨所外被挖的,這簡直是在藐視軍隊。尤其是,雖然知道可能性不大,但元尚峰還是忍不住深思:會不會是當年剿毒留下的那些漏網之魚,知道了他在哨所養過傷,最後出現的地方是哨所,於是故意挑釁?
雖然時隔多年,而且自己又退伍了,這可能性不大,但總比費盡心思挖回去當柴拿來燒火更有可能些。這麼想著,根本不知道自己離事情的真相越來越遠的元尚峰,對小白楊的下落難免更上心了些。連帶著那棵以同樣方法消失的榕樹,都進入了他的視線。
而被他所關注的那兩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