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5 頁)
馬奧古斯都時期的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築十書》中提出了“適用、堅固、美觀”這一經典性的建築三要素觀點,被後人奉為圭臬,世代相傳。17世紀初建築師亨利&;#8226;伍登提出優秀建築物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堅固、實用和歡愉。”西方人把“堅固”和“實用”作為評價優秀建築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則。
因而當中國古老的建築物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毀壞或“煙消雲散”的時候,西方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的建築依然完好地儲存著,用實物體形象演繹著自己的文化。透過對中西方建築的比較可見出中西方在觀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上的不同。
建築設計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平衡的,在各種因素的限制條件下,能否達到最平衡才是對一個建築師最大的考驗。能夠怎樣了有效地融合中西方文化精髓,體現在設計的作品中,能夠反應出超越人類種族,膚色,宗教,文化,信仰,的建築作品,才是真正的藝術。
莊德有時為此而一夜一夜地難以入睡,他知道,在他四十四歲這一年,他的人生應該有一個大的轉變。ZD正準備撰寫一本關於自己建築設計的作品集,告訴人們他的設計作品背後的故事。他解釋說:“從實際工作中脫離出一段時間能使你回頭審視自己做過的工作,並試圖解開當時自己這樣做的原因,進而產生更深刻的認識,不斷修正改進,逐步完美。
莊德希望自己能成為又一個貝聿銘。
作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他被人描述成為一個注重於抽象形式的建築師。他喜好的材料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鋼。
作為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貝聿銘設計了大量的劃時代建築。貝聿銘屬於實踐型建築師,作品很多,論著則較少,他的工作對建築理論的影響基本侷限於其作品本身。
貝聿銘(1917— )是美籍華人,被稱為“美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建築家”。1983年,他獲得了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里茨克建築獎。
在美國的許多大城市中,都有貝聿銘的“作品”。他設計的波士頓肯尼迪圖書館,被譽為美國建築史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還有丹佛市的摩天大樓,紐約市的議會中心,也使很多人為之傾倒。費城社交山大樓的設計,使貝聿銘獲得了“人民建築師”的稱號。
在貝聿銘設計的那麼多的建築物中,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大廳最令人歎為觀止。美國前總統卡特稱讚說:“這座建築物不僅是首都華盛頓和諧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眾生活與藝術之間日益增強聯絡的藝術象徵。”貝聿銘的作品不僅遍佈美國,而且分佈於全世界。我國北京西山有名的香山飯店,也是貝聿銘設計的,它集中國古典園林建築之大成,設計別具一格 。1984年5月間,美國在鳳凰城舉行建築學會年會,幾百名建築師和來賓 ,從500個候選建築物中選出13個建築物授予年度榮譽獎,貝聿銘設計的香山飯店名列榜上。
ZD部專門買齊了貝聿銘作品冊,如醉似痴地研究了幾個月之後,他對大女兒lily 說,爸爸要是能有貝先生十分之一的成就,你就該為爸爸感到驕傲。
女兒回答說,爸爸。您一直是我們的驕傲呀。
()
10 莊德的大女兒Lily
First; I like English because it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f I know English; then I can go almost anywhere around the world without any communication problem。 Secon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